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简论近代杭州丝织业的改良1897-1919(3)

时间:2023-08-26 18:26来源:毕业论文
第一章:近代杭州丝织业改良的背景 杭州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区,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是天然的蚕桑养殖区域。蚕丝生产作

第一章:近代杭州丝织业改良的背景

    杭州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区,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是天然的蚕桑养殖区域。蚕丝生产作为农民的主要副产之一,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清末民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日本蚕丝业的崛起,我国的丝织业开始呈现颓败景象,杭州的丝织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生丝出口销路锐减。在此背景下,杭州开始进行丝织业的改良。

第一节、近代以前杭州丝织业的发展概况论文网

杭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雨水充沛,且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的季节配合较好,土壤经人类长期改良,耕层深厚,养分丰富,具有蚕桑生产的优良的自然条件,是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丝绸产区之一。

杭州自古以来就享有“丝绸之府”的美称。三国时期,杭州属于吴国范围,国主孙权为杭州富阳人,立国之初,他就颁布诏令,“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证以闻”。 以此来鼓励桑蚕丝织生产的发展。而且,在当时杭州所产的丝织品就已经运往海外了。在日本人佐藤真所著《杭州之蚕织业》中有这样的描述:3世纪初,从吴国去日本的人很多,其中有著名的织工和裁缝,日本人称之为“吴织”,杭州为日本丝织物的始祖,到日本聚集的地方称“吴原”。从杭州输入的丝织品叫“吴服”。

    杭州的丝织业兴起于隋唐。杭产的“绫”在当时已经被列为贡品进贡朝廷。比较著名的品种有“绫”中的柿蒂,这个品种在唐朝时就享有盛名。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杭州春望》中就以一句“红袖织绫夸柿蒂”来赞誉它。且唐五代时期,丝织品已经成为了杭州主要的输出商品。特别是吴越国时期,杭州的海外贸易已相当频繁,就《日本国志》记载,当时吴越王钱俶曾多次派遣蒋承勋到日本进行贸易。在其与日本右大臣藤原的书信中提到:“人臣之道,交不出境,锦绮珍货,奈国宪何。” 可见杭产丝织品已作为海外贸易的主要货物。

    南宋时期,定都杭州,随皇室南渡而来的还有北方精湛的丝绸织染技艺,这对杭州丝织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随着人口的增添,对丝织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因此,杭州的丝绸生产在南宋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杭产的丝织品中,绫、罗、锦、缎、纱、绢、绵、、刻丝、杜缂、鹿胎等十多个大类品种。当时杭州的丝织业分为官营和民营两种,而且民营丝织业已有较大发展。“杭故王都,俗尚工巧……衣则纨绫绮绨,罗绣縠絺;轻明柔纤,如玉如肌。竹窗轧轧,寒丝手拨;春风一夜,百花尽发。其制服也,或袍或鞶,或绅或纶,或缘或表,或缝或襕,或紫或纁,或绀或殷。” 晁补之的《七述》中对当使杭州民营丝织业的盛况就作了这样的描述。而在北宋时期,杭州就设有市舶司来管理外贸,杭产的丝织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日本、朝鲜、及一些东南亚国家。

    元代初期,由于政权的交替对蚕桑养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到了元中期以后就逐渐恢复发展。据《元史》记载,“庚戌,诏行中书省左丞忽辛,兼领杭州等路诸色人匠,以杭州税课所入,岁造缯段十万以进” 可见当使杭州丝绸生产的规模相当庞大。除此之外,元代对丝织品的生产有严格的规定。“络丝、打线、缵坯、拍金、织染,工程俱有定例,仰各处局院置立工程文簿,标附人匠关物日期,验工责限收支,并要依限了毕,如违限不纳,及造作不如法者,量情断罪”。 文献综述 简论近代杭州丝织业的改良1897-1919(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54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