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白夜行》后经典叙事解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3)

时间:2023-07-16 17:05来源:毕业论文
雪穗大学毕业,与高宫城结婚时,通过日本客航失事事件可将故事时间定位在1985年十月。另外还有根据上海火车相撞时间后续报道定位的1988年四月中旬,

雪穗大学毕业,与高宫城结婚时,通过日本客航失事事件可将故事时间定位在1985年十月。另外还有根据上海火车相撞时间后续报道定位的1988年四月中旬,雪穗给高宮诚制造机会重遇三泽千都留,为后面的离婚做准备。根据里卡德赫尔辛基宣言定位的1989年,雪穗之前投资的两千万股票飙升。而此时现实中的日本由于金融环境宽松,经济表面非常景气,实质导致股票价格和地价大幅攀升,即泡沫经济。

还有根据恰克与飞鸟《say yes》定位的1991年九月,故事最后1992年十二月的双峰:与火同行(TwinPeaks)。而现实中,九十年代后,日本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后,在外国需求上升的拉动下,情况有所改善。

总之,《白夜行》讲述了一个从1973年到1992年12月25日圣诞节结束的一个故事,故事时间跨越了将近二十年。在全书十三个章节里,故事顺着时代的发展向前推移。然而,小说并没有特别强调时代的背景,而是通过叙说当时所发生的的重要历史事件来暗示和定位事情发生的时间,这样的叙述,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也有利于读者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语境里。

1。2、 第二节 《白夜行》作品语境与读者

就笔者较为了解的中国市场而言,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白夜行》为刘姿君翻译,于2008年9月第一次印刷,2013年10月第30次印刷,是东野作品中文版销量冠军,中文版系列突破350万册,中国推理小说畅销排行连续30个月第1名。可以说,中国推理迷们人手一本《白夜行》。

《白夜行》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如此盛行,首先是作品足够吸引人,其中不得不说的是小说中社会历史语境的独特布局。尽管作者在小说中采用了时间上由前而后的故事叙述顺序,但这种顺序却被作者运用多元视角的手法人为地打断了,在各种不同人物视角下,其所感知到的社会语境自然有所不同,故时间也有所不同。“话语时间是线性的,而故事时间则是多维的”,叙事文本中的叙述时间(话语时间或文本时间)顺序永远不可能与叙述时间(故事时间)的顺序完全平行。在时间分析中,时常将故事发生的先后时序与叙事文本时序之间出现的各种形式之间的不相吻合称为错时。 一个错时,不论是追述过去还是预期于将来,都会与“现在”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近距离。这里所指的“现在”,是说故事叙述进行到某一时刻,连贯的叙事文中断,让位于错时。《白夜行》中,正是由于这些错时,暗示了读者小说的走向,和故事中真正的凶手,让读者对小说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白夜行》这本书,是需要读者反复翻阅前面内容并能时刻发现隐藏线索的一本书。

其次,《白夜行》的盛行也反映出中国目前推理小说创作还在起步阶段,读者市场需要当今社会产生与《白夜行》类似的推理小说,这是中国现实中的社会历史语境与需求。

最后,不仅在中国,由于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东野圭吾热,在这股热潮的背后,读者归于小说的背后,沉浸于小说所带来的时代大背景下情节的震撼,从而有足够的空间的胆量去思索故事背后的故事,人物背后的人性。文献综述

1。3、 本章小结

本章从社会历史语境的角度浅析了小说情节中的历史语境、《白夜行》出版后其历史语境对中国读者的影响,并简要讲述了《白夜行》所处当今时代的社会语境。作者对人物所处时代尤其是经济的描写,给读者还原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日本。日本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曾经经历过风雨。生活在困难时期的日本人对经济有着别样的奢求。对于一部推理小说来说,东野圭吾对事件发生的日期的交待可以说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让并不了解上世纪七十年到到九十年底的读者通过小说叙事人物及事件的设定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融合,对日本有了更深的了解。 《白夜行》后经典叙事解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860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