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曹禺的《北京人》中愫方形象新解(6)

时间:2017-01-04 13:06来源:毕业论文
下面,我们从女性视角出发来探讨一下愫方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示与意义: 1.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 在现代人看来,除了为愫方对文清爱情的执着而感动,


下面,我们从女性视角出发来探讨一下愫方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示与意义:
1.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
在现代人看来,除了为愫方对文清爱情的执着而感动,为愫方对爱情的盲目而惋惜外,我们给愫方的定位是一个第三者的形象。她长期地痴狂地迷恋着一个别人的丈夫,处于一种妻子不像妻子,情人不像情人,又不是正常的表兄妹关系之中。这样一种关系,无论在哪个时代,从道德层面上来说,都是应该予以否定的。
面对这样的畸形爱情,愫方没有放弃,而是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去坚守,这在我们看来,甚至是一种愚蠢的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美满爱情的权利,但是我们不禁要感慨,“愫方竟是为着这样的无用的生命做出无私的奉献,更使人感到人的美好感情、追求是多么容易被无端地扭曲和捉弄”[11]。我们也不禁要问,愫方为了这样一个“废物”,值得吗?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包办婚姻给人们带来的苦痛与折磨,如果是愫方和文清结婚了,那他们的感情痛苦应该会少很多。造成他们情感痛苦的原因,除了包办婚姻外,还有文清自身的懦弱、自私。他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感情,不敢对封建礼教说“不”,不敢对自己的妻子曾思懿说“不”,他的自私、堕落,导致愫方浪费了十几年的青春,间接影响了愫方的婚姻。
愫方的虚幻的爱情最终走向了灭亡,她勇敢地冲出了爱情的漩涡,走向光明。虽然剧中并未明确地点明,光明在哪里,但是我们坚信愫方出走后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2.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和追求独立自由人生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价值,愫方在觉醒之前一直认为自己的价值就是为了别人快乐而甘愿牺牲自己。卢敏曾提到“以现代意识而言,愫方是一个具有中国女性传统美德而用错了对象的人。但我们探究剧作本身不难发现,愫方这样的人其实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的牺牲品,是只有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状态下才会出现的人物”[12]。从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愫方是“可爱”的,又是“不可爱”的。她的“可爱”在于她的温柔、善良、坚韧,而她的“不可爱”在于她的个体生命意识的缺失。一个人活着,首先要为自己活着,如果连自我都丢了,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愫方从一出场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她惊人的耐力和爱心,明知道曾家是一个牢,却不肯走出来,把握自己的人生,寻求自由,但是她的这种表面的屈服更多的是出于对美好、光明的未来的朴素追求和向往。她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不过她自己所有的心思放在一个错误的人,一个错误的家庭上,这是不合理的。
好在剧作的结尾,曹禺给愫方安排的结局是出走。愫方的觉醒,是封建思想压迫和束缚下,人们争取独立自由人生的必然趋势。在她满心欢喜地为文清守着这个冰冷的家,以为文清走出这个牢笼,真正成为一个人的时候,文清却又“飞”回了这个牢笼。至此,愫方的世界灰暗了,她的意识觉醒了,幻想的爱情破灭后,她认清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意识到自己如瑞贞一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这个“家”待下去了,于是在瑞贞及所受思想影响的鼓励和感召下她走出了牢笼,走向了新生。她是觉醒的天使,这样的结局也许是读者原本没有想到的,但是谁又能不为这个喜剧性的结局而感到高兴呢?愫方的出走,“这是一个绝望的选择,也是一种清醒的决断。愫方正是以她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走过了她无私奉献的三十年,也是以她执着的人生追求,告别了过去 ,奔向了未来。愫方的人生,既显示了中国传统优秀女性的崇高品质,又反映了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中国女性如何告别过去,奔向新生的精神历程。”[13]愫方最终的出走,虽然还有难舍的留恋,但是她内心的意识一旦觉醒,她就会义无反顾地去追寻生命的真正价值和人生的自由,这就是愫方的固执和倔强所在。 曹禺的《北京人》中愫方形象新解(6):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