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时尚与禁令民国时期女性烫发现象管窥(2)

时间:2023-04-12 22:24来源: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帝制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接受了近代教育的女学生们经过西方思潮的洗礼,开始自发的萌发了男女平等意识。加上近代男性知识分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帝制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接受了近代教育的女学生们经过西方思潮的洗礼,开始自发的萌发了男女平等意识。加上近代男性知识分子开始重视女性在近代民族解放中的作用,女性渐渐摆脱了原来历史上的男性从属地位,开始在历史舞台有了自己的发声,追求自我的独立与个性的释放。女性发式变化也成为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从闺阁走向公共领域的重要标志,与民国时期一定阶段的时代背景相联系。由于女性发式在民国时期的发展中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与时代性,使之成为探寻民国时期女性身体的最好切入点之一。 论文网

    民国时期,女性的发式一共经历了两个大的风潮变化,一个是剪发,另一个是烫发。而烫发出现在中国之后,也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发轫于1920年代初期的女性烫发现象,在193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审美的传入以及本土“摩登”风气的渐浓,日益成为一股社会风潮。而不同于剪发在出现之初就带有的语境,烫发在传入之初,便受到了追求摩登的“现代女性”的推崇,与高跟鞋、旗袍一起成为女性追求时尚化的首先配备。然而女性发式自身的审美意义由于受到国内多元的政治形势的影响,自传入后,引发了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烫发在民国时期呈现出的重大争议,甚至于受到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当局的限制,严禁女子烫发。折射出近代女性身体在民族国家、政治文化及个体认知的尴尬境遇,成为研究民国女性真实生活状态与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切入点。通过研究民国女性的烫发情况,以小见大,可以了解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更好的理解当时蒋介石政府做出禁止烫发这一命令的深层原因。 

研究现状

第一章 民国女性烫发风潮的兴起

第一节  烫发技术的起源

烫发作为一种发型塑造艺术,在很早之前就受到过女性的追捧。过去的条件十分的简陋,不过那时的女子为了追求美感,常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发明。传闻中, 2000年前古埃及女王——娄巴拉特,将稀泥抹在头发上,卷在小棍子上,利用太阳热烘干,然后再洗去头发上的泥土,以此来获得一头美丽的卷发,从而使得多少英雄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而除了古埃及,其他地区也有利用烧热的钳子来烫卷头发的方法,不过那时候的技术都十分的原始,获得的卷发都不是十分的持久。

烫发业真正兴起是在旅居英国的德国人卡尔·纳斯勒(Charles·L·Nestle)于1906年发明了热烫技术之后,所谓的热烫技术就是将碱性溶液(稀氨水)与烧热的金属卷筒相结合,由此获得了较为持久的发型。不过那时候的金属卷筒由重达一公斤的黄铜做成,所以并不是很受顾客的欢迎。等到1914年纳斯勒的徒弟欧根·徐特(Engene·Sutter)发明了尤金电烫器之后(烫发罩内的20个小烫发夹), 烫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为相对于原来比较传统的热烫技艺,电烫的安全性和持久性都更高,使得女性追求长久安全的烫发方式成为可能,受到了当时因为参加一战而剪短头发的女兵和战地医护人员的喜爱,在西方受到了极大的追捧。而随着西风东渐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初期得到发展的烫发技术在中国迅速的传播。文献综述

第二节  烫发传入中国

    近代中国在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不得不对外开放通商口岸,设立租界,中西方的交流在这些地区异常的活跃。西风日盛,时人有效仿西方的倾向,大到政治制度,小到穿衣打扮。于是烫发作为西方二十世纪初才出现的发型艺术,在出现之初就通过杂志新闻等途径传入了中国,那时的杂志将卷发比作了是仙女才有的发型。甚至于发出了“此种卷发式,谓之似他物,毋甯谓之似女仙之角兽,吾今名之曰女仙式”的赞叹, 极大的引起了妇女的好奇心。于是等到了1925年的上海,白俄人开的理发店里就打出了“花上30大洋就可以得到一头漂亮的卷发”的广告。 再加上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1927年国民运动后所带来的剪发风潮,使得女性在20世纪30年代将烫发作为增加发型美感的方式,烫发逐渐于中国流行起来。 时尚与禁令民国时期女性烫发现象管窥(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586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