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小女人散文”的小资情调(4)

时间:2016-12-17 21:13来源:毕业论文
(三)抒发怀旧情绪 小女人散文的作者及主人公大都是生在沿海地带的女性,水的特质造就了她们灵动的心灵,她们常常在散文中抒发一种特有的怀旧情


(三)抒发怀旧情绪
“小女人散文”的作者及主人公大都是生在沿海地带的女性,水的特质造就了她们灵动的心灵,她们常常在散文中抒发一种特有的怀旧情绪。有评论这样认为:“一群南国‘白领丽人’借助传媒‘环佩叮当、风姿绰约’地走进都市大众阅读的视野,这一看似轻浅浮华的文化现象,实则从一个角度告知了生活与时代的大变迁;新的经济秩序已经给个性化散文写作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小品文复兴的时代真正来临。”[10] “小女人散文”的闲适风格类似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品文,“小女人”们对30年代的旧上海怀有特殊情感,她们怀念上海滩的都市繁华、亭台楼阁、长街弄里、服装造型等等。如陈丹燕就是一个怀旧情绪浓烈的“小女人”,在《上海的风华雪月》中细致描写了无轨列车、古典旗袍、法式面包、唱盘留声机;张梅的《女人,游戏,下午茶》中这样写道:“她有些怀念冬天时见的那个咨客,有一张上海女人的媚脸,披着一件白色的人造裘皮的小披肩,身子站得笔直笔直的,旗袍下露出一截细细的脚踝,穿一双白色的高跟鞋。” [11]这类似于普通大众、影视传媒所塑造的30年代旧上海女性形象。“小女人”们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风云变化的时期,她们的内心的情感表达通常借助怀旧宣泄出来,广州籍作家黄爱东西游览上海后这样写到,“走在上海的外滩,一座座陈旧的欧式建筑物千载不变立在那里,前面繁华的大马路上五彩缤纷的车辆和人群在不断地前进。这真令人想起白先勇笔下的金大班,一个年华老去的沧桑舞娘,燃一支香烟,不动声色地看世事变迁,回想自己的绮年盛况,烟视媚行。”[12]小资情调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寂之后重新活跃,并在都市生活中发展为一种生活格调和人生品位,所以小资情调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怀旧情感。这种情况下,情感细腻、内心敏感的“小女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借助怀旧来展现自我,表现生活。
(四)创造浪漫气氛
小资情调是最具有浪漫气息的,作者及其作品主人公都在刻意创造着浪漫气氛,时常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因此,平凡的生活场景在她们的笔下往往散发出浓郁的令人向往的优雅芬芳。“小女人”们有着固定的爱好与习惯,一部分人执着于古朴的幽静茶楼、酒舍,只为了享受愉悦身心的静谧环境;一部分人每天定时定点走进星巴克、三里屯酒吧等高档消费区,坐在现代化的高楼里看车流潮来潮往、上班族健步如飞。浪漫的气氛总是需要花来装点的,如玫瑰、康乃馨、百合、君子兰等等。“小女人散文”中经常出现主人公在日落的黄昏收到不具名的玫瑰花,在古典音乐、留声唱片中伴着花香冥想人生。“小女人”们对花的喜爱无处不在,家居或外出就餐时希望有浪漫气氛,下午茶时能够看见“深蓝色的景泰蓝小花瓶里插着一枝浅黄色的康乃馨”[11]那是再好不过了。小资情调的浪漫气氛包括了“小女人”们的艺术情怀以及女人的敏感、细致,浪漫气氛无时不在。
(五)具有孤独之感
同样,小资情调也含有一定的孤独之感,在小资的定义中,有浓郁小资情调的人物往往是有独立意识的、与喧嚣大众有一定距离的个体。如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往往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或是小资产阶级,银行、公司的小职员,学校的教员,办公文员等具有同样的孤独之感。在“小女人散文”中,作者及其主人公也是出于社会中下层,她们虽然不像劳苦大众那样辛苦,却也时常表现都市女性的孤独之感。“小女人”们追求优雅闲适的生活、贵族式的爱情邂逅、浪漫的生活氛围,就决定了她们生活的环境少有喧哗、杜绝过分热闹,朋友间的交际不是集体狂饮、不是K歌、不是大排档聚餐,而是安静地坐在咖啡厅、茶楼品茗下午茶或者去享受西餐厅的精致美食。对于小资情调中的孤独感,黄茵写到:“一个人的心在这都市的喧嚣中遗失了,除了她自己,谁还能够使她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真正快乐呢!”[13]现代都市社会中,具有小资情调的“小女人”们感到孤独,感觉游离于这个繁华的都市,她们的生活少了些许无所顾忌的大笑、少了豁出去的豪情。都市女性在面临生活或爱情时莫名的孤独感和她们的小资情调有关。 论“小女人散文”的小资情调(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1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