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丼”字在东北方言中的用法研究(2)

时间:2018-03-02 20:34来源:毕业论文
一、丼字的起源、读音,以及意义 (一) 丼字的起源 1.丼字生活起源说 对于丼字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现在的丼字来自于传统的篆体,其字特指在平原上


一、“丼”字的起源、读音,以及意义
(一) “丼”字的起源
1.“丼”字生活起源说
对于“丼”字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现在的“丼”字来自于传统的篆体,其字特指在平原上人们从井口俯视井里面的这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们俯首井上,人们望向井里水面,漆黑如夜的井里只能反射出一环阳光。若在井中看不见此光环证明此井为一个枯井,即丼了。
2.“丼”字崇拜起源说
“丼”字在东北很多地方以及泛北方等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就是代指男性的生殖器。
其实在东北很多地区的地方方言中,有很多的生殖器代称词存在于语言使用之中,这些词或褒或贬,在不同语气语境之间体现着自身的意义所在,“丼”字就是如此。
对于“丼”字贬义含义的解释,来自于中原文明影响东北地区的时期,人们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开始懂“廉耻”、明“礼仪”,逐渐开始厌弃使用具有生殖含义的词汇,使之成为贬义词。但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这些词汇已然渗入人们的生活,得以保存。
(二)“丼”字的读音
“丼”字,其汉语拼音为拼音为“jǐng”或“dǎn”,在东北话以及其他方言词中读“丼”(dēr),亦记作“得儿”或“德儿”。
(三)“丼”字的意义
书面语对“丼”字注解
康熙字典在对“丼”字进行解释时是这样写到:“《大宋重修广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宋刻集韵》,解同‘井’。”[5]《说文解字》:“八家为一,象构韩形。罋之象也。”[6]《徐曰》“井”垣也。周礼谓之井树。古者以瓶汲。本作“丼”,省作“井”。古同“井”。
在《宋刻集韵》中称“丼:投物井中声。在《说文解字注》中,有小篆体字为“丼”,其中含一点,可以认证出小篆体是“丼”字的一个雏形。其书称“丼”字为 “八家为一,象构韩形。但是我们却发现在十九世纪优尔十年代所编撰的《甲骨文字集释》中,甲骨文中没有“丼”字,所有字皆作“井”,在远古的祭祀中,“井”字的代表还未涉及到水井。而到了《金文诂林》与《金文诂林补》所展示出的金文所示,在金文中已然的区分出了“丼”字与“井”字形,而在金文中,“井”字通常同“型”字或者同“刑”字,对于现在的水井一词意尚未有所代表。但是根据《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所示,在现在的研究发现出的“丼”字的代表中,一般都是与中国传统姓氏姜姓之奠(郑)氏有关,而“井”字一般与“邢”相同,由于“邢”是周后的封地姓,所以本为“姬”。虽然大量的甲骨文考古以及铭文考古发现“井”字在远古时代并没有对水井的实际意义,但是在《说文解字》中却发现,其指出“丼”字是“井”字的初形。
谁都不清楚,在“丼”与“井”之间,到底是谁为先谁为后,或许在甲骨文那个时代“丼”字早已存在,也许没有运用在人名或者是地名之中,就没有出现在甲骨的卜辞之中。也许后者成立的话,那么在原有的“井”义中,其代表的是“效法”或者是“规范”,从而在新的同类词汇中可以引申出“型”或者“刑”等字。如果“丼”字出自“井”字的话,其字从甲骨而非《说文》,在后人之书中言“小水”或做“阱”。不论怎么说,没有详实的记载,一切推测之时猜想,目前没有实际确凿的证据来证实。 “丼”字在东北方言中的用法研究(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02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