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2)

时间:2023-09-21 23:02来源:毕业论文
小规模生产理论是美国学者维尔斯(L。T。Wells)在《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市场规模小的特征,生产多采用小规模和劳动密

小规模生产理论是美国学者维尔斯(L。T。Wells)在《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市场规模小的特征,生产多采用小规模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种方式使发展中家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不同的发展中国际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也是不同的,处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向后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来保证市场占有率。

技术地方化理论是在1983年出版的《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提出的,它认为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对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的要求不会太高。根据当地的市场特点使用层次低一点的投入品或者替代品来匹配下游企业更低标准的机械设备。利用设备的低专业性和高通用性,可以快速的调整适应市场条件。

制度适应性理论认为除了灵活的生产、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外,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制度方面也拥有发达国家不具备的优势。对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等,而发展中国国家跨国公司擅长在在这种不确定不透明的环境下经营,因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拥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种族产品通常在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而这种种族专用的生产工艺和生产信息也是当地生产企业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垄断优势。

发展中国家不具有强大所有权优势的跨国公司,一般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合营或者进出口贸易来获得发达国家的知识和能力。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政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对外经济合作等方式来推动本国的国际化,同时东道国的优惠政策也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缺少一套适用的理论投资体系。发展中国家与东道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影响和制约着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待完善。

3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1、国家战略需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保持制造业传统优势的同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让产业链高增值。在“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下,我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策略,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制造业产业内结构升级需要,我国制造业规模虽大。但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边际产业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将处于劣势的产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到其他国家,我国制造业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转移低端制造业,获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通过产业升级节省国内资源、获取海外资源。

3、绕过贸易壁垒解决出口危机的需要。受经济危机的不断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没有明显改善,促进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产业结构、市场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存在缺陷,面对贸易,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向目标市场国家投资建厂,改变产品原产地来规避目标市场贸易壁垒,扩大市场。

4、制造业企业解决产能过剩,获取海外市场的需要。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过分注重于产能,缺乏对市场多样化的培养,从而这些产能智能靠重点市场来消化。一旦产品的重点市场出现萎靡,这些制造业企业就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也是其他国家市场的萎靡,企业经营遭遇困难,而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降低失业率,也会积极吸引国外的直接投资,这也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扩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例如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呈萎缩态势,沃尔沃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一直下滑,所以福特打算出出售沃尔沃。而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是做了充分准备,获得了沃尔沃的市场和技术。 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63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