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韦庄诗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

时间:2023-06-26 22:51来源:毕业论文
欣赏残缺事物的美是中唐诗人对于诗歌美学内涵的开掘和发展。不过,他们又从俗丑两方面,把中唐诗歌引向一个特殊的境界。晚唐诗人接过中唐人对残缺

欣赏残缺事物的美是中唐诗人对于诗歌美学内涵的开掘和发展。不过,他们又从俗丑两方面,把中唐诗歌引向一个特殊的境界。晚唐诗人接过中唐人对残缺美的品味,通过历史陈迹的证实和现实社会的感兴,把这种残缺美的欣赏发展成了带有浓郁伤感情绪的审美情趣,形成了晚唐诗歌美学特点的重要内容。从感受到的社会衰落感,到创作上残缺茱的刻画,使晚唐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德国诗人席勒说过:“感伤天才的力量是在于以自己内在的努力使带有缺陷的对象完善起来,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从有限的状态转移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晚唐诗人的天才在于,他们面对着衰落的时代,却又努力在诗章中歌吟残缺美,并且用自己的精神、联想、虚构、综合,使这种残缺美在直接性和哲理性两个方面,向更深邃更广阔的领域展开。而在选材结构、兴会感发方面,晚唐人又强调一时一地刹那间的感受,把刹时的审美感受诗化,用精细的刻画,烘托出内在的神理。在一花一叶、一时一地中,涵咏他们对生活现实和社会历史的感受,并且在一种伤感的情调中,以一股洒脱的浪漫气息,引发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展开了读者自由联想的广阔世界。也许,这正是晚唐诗人们努力达到的诗境。在晚唐这个衰亡的时代,在诗人中弥漫着一种没落、感伤的情调“文学艺术无力于干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家不能‘达’而‘兼济’,于是转向‘独善其身’,在精神领域则企图实现一些有纯粹美感的创造来怡情悦性,在自己价造的象牙之塔里躲避严酷现实的纷扰。”在诗歌的格调、意境等方面追求浓朋之美。与其相适应的是,晚唐诗人特别重视语言形式的美:一是恰当自然地运用典故,造成缠绵徘恻、哀婉愁怨、象征朦胧之美,以求得幽远深婉的意境;二是用极精致极细密的笔触刻画思维与情绪的微妙变化。

韦庄诗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803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