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模拟预测(3)

时间:2021-09-25 20:39来源:毕业论文
我国如今正处于人地关系矛盾十分紧张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把大量农用地转化为了城镇用地,近几年的城镇扩张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又

我国如今正处于人地关系矛盾十分紧张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把大量农用地转化为了城镇用地,近几年的城镇扩张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又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又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了人均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人口的增加导致了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除了生产生活用地外,还需要配置一定的生态用地,用来保护生态环境。在这多重压力下,未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会非常严峻,有限土地资源的数量配置矛盾会更加激烈,由此带来的耕地保护问题也会变得十分突出。所以国土资源部门提出要协调好“三生”用地关系,以达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目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对土地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产生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来指导人们的土地利用活动,以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就显得十分迫切y文献综述。

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各类用地的数量进行科学的分配;第二个维度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分配,即根据地区土地的适宜性将土地数量分配到空间中去。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分配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规划模型都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土地利用布局规划。也存在许多两者高度耦合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如多目标蚁群算法、多智能体的动态模拟方法、元细胞自动机的模拟方法等方法,但此类方法大多还处于原型阶段[4],在实践上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所以本文主要关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预测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为目前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分析的模型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数理分析的“黑箱”模型、一种是系统动力学的“白箱”模型。基于数理分析的模型具主要是借鉴了统计学、运筹学的研究成果,利用统计回归、线性规划等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此类方法经历了从马尔科夫链法、简单的回归模型到复杂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发展已经能够对土地利用结构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测[5]。但是数理分析的模型主要是通过挖掘历史数据,从时间序列上挖掘规划结构,其考虑的驱动因子较少,难以为实际规划中的结构调整提供实现路径,也就是说该类模型虽然预测或优化得到了一个土地利用结构,但是并没有考虑这个土地利用结构所对应的社会经济情况,也没有考虑这个土地利用结构是如何实现的,即其只是一个“黑箱”,具体社会经济系统是如何作用得到了该土地利用结构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对规划的借鉴意义有限。事实上,土地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线性模型无法完全再现其结构与功能。所以,可对土地系统复杂反馈行为进行动态模拟、再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应运而生[6]。

因此本研究选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结构,并得到此时土地利用结构所对应的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相关指标,由此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的路径,以保证该土地利用结构作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具有可实现性。本文的一个总体结构是首先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土地相关领域之应用;其次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及土地-社会经济系统的反馈作用关系根据此部分内容;再次是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扬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模拟预测(3):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822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