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人教版华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统计与概率部分为例(3)

时间:2023-04-02 22:36来源:毕业论文
完美境界的追求。1作为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数学教材具体体先了当时的编者们 对数学课程的认识。而作为最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教师教授数学

完美境界的追求。1作为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数学教材具体体先了当时的编者们 对数学课程的认识。而作为最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教师教授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 本资源,数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这造就数学教材成为历次数学 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为众人所关注,古今中外概不例外。2

教育部于 2001 年 7 月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提出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再单一地传授知识,要求学习不仅掌握了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学习;在懂得如何学习的同时,要形成准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强调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教材是课程 改革的承载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涵均是由教材体现出来的,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要以教 材为依托才能够正常进行。在课程改革中,教材能否体现编者的意图和教育理念决定着课程 改革的成败。

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已 成为帮助人们作出合理推断与预测的重要方法,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统计与概率”初步内容 作为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国外很多学者也有类似的研究。在 20 世纪中期的“新 数运动”后,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许多新的内容引入到中小学数学教 材中,其中就有“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在这次国际数学课程改革中,这些国家都很重 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统计与概率”的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亲身体验。2如这些国 家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训练学生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培养学生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用 统计观念和概率思想来分析数据,更提倡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获得对数据的理解等,这 些都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在“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统计与概率”非常重要, 且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更是不容质疑。

1。2 研究意义 “统计与概率”和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非常密切相关,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

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根据大量的数据, 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新时代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 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因此,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比较,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相,为教师提供一些有价 值的参考。

1  R。柯朗,H。罗其。什么是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复。认识新课程意义下的数学教材【J】。天津:数学教育学报,2015,14(1);49-51

2。 研究综述 由于“统计与概率”的广泛应用,导致当今各国都非常关注对“统计与概率”课程改革。 在国外,Howson,A。G。(1995)等编著出版的 TIMSS 数学教材专论《八年级数学教材的比

较研究》,从教材的内容方面,对六个欧洲国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八年级学生使用情况进 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数学要和其它学科进行整合的观点等。3S leigh Nataro(2003)运用 TIMSS 研究方法,对法、德、日 、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几何课程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 些有积极的建议。4 人教版华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统计与概率部分为例(3):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1554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