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把握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时间:2023-03-25 21:46来源:毕业论文
只青蛙的时候,儿歌又该怎么唱,当青蛙的只数是 n 只时,儿歌又该怎么唱?教师只需将数 学问题套上现实生活的外衣,得到的效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青蛙的时候,儿歌又该怎么唱,当青蛙的只数是 n 只时,儿歌又该怎么唱?教师只需将数 学问题套上现实生活的外衣,得到的效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比如教师在教直角坐标系的 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普及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过程,笛卡尔在思考如何确定事物位置的时候, 发现有一只苍蝇在蜘蛛网上,蜘蛛爬过去把苍蝇捉住,这个时候笛卡尔恍然大悟,可以学习

蜘蛛利用网格来确定位置。这个时候,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在这个时候学生 的学习兴致已经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培养逻辑思维一定是结合教材例题内容的,进行有 机渗透,而不是干巴巴给出定理、公式,否则只能让学生觉得厌倦。文献综述

三、例题提问的针对性 以在讲授“利用对数进行计算”时为例:

例 2 教师拿一张白纸对折三次,然后请同学观察。给出数据,白纸的厚度为 0。01mm , 则三次对折后的厚度为 0。0123 0。08mm。 总厚度还不到1mm ,那如果我们将白纸对折 50 次,对折后的高度会不会超过桌子或者教学楼呢?

碰到此例题,学生们出于好奇,开始活跃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激烈的讨论。这个 时候教师宣布 50 次对折的结果是高度能够超过珠穆朗玛峰,学生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觉 得老师说得并不正确,这个时候抓住时机提问,这个高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学生就可以 类比,根据公式得出结果。

把握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15274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