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玉米小斑病菌对戊菌唑和叶菌唑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风险评估(3)

时间:2022-07-17 20:50来源:毕业论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药剂及试剂 98%戊菌唑原药和99%叶菌唑原药均由先正达公司提供。将两种原药分别预溶于甲醇中,分别配成 1 104g/mL 的母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药剂及试剂

98%戊菌唑原药和99%叶菌唑原药均由先正达公司提供。将两种原药分别预溶于甲醇中,分别配成 1 × 104μg/mL 的母液,放置于 4 ℃ 冰箱中保存。无水葡萄糖为分析纯,琼脂粉为生物技术级。

1。1。2供试菌株

于2016年先后在江苏省南京、扬州、淮安和盐城等地,在未使用过戊菌唑和叶菌唑药物的品种试验区域采集标样。选取发病典型的玉米植株,采集有病斑的叶片。室内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菌,获得玉米小斑病菌100株,经鉴定均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将供试菌株分别转入PDA 斜面,玉米小斑病菌在4℃恒温保存备用。

1。1。3供试培养基文献综述

PDA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无水葡萄糖、16g琼脂粉、用水定容至1L。

1。1。4 器材

灭菌烧瓶、100ml量筒、35mm×35mm培养皿、酒精灯、打孔器、移液管、灭菌牙签若干。

1。2 方法

1。2。1病原菌对两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9]。将供试菌株在 PDA 平板上于 25 ℃下培养,玉米小斑病菌培养6~7d。在菌落边缘打取直径5mm的菌饼,菌丝面朝上接入含戊菌唑分别为0。0078625、0。015625、0。03125、0。0625、0。125及0。25 μg/mL,含叶菌唑0。007815625、0。015625、0。03125、0。0625、0。125及0。25μg/mL系列质量浓度的 PDA 平板上。每皿接种1个菌饼,每处理重复 3 次,以不含药剂 PDA 平板上接种的菌饼作对照。25 ℃下培养,玉米小斑病菌培养7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mm),计算各浓度处理下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 (%)。

按下式计算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

   抑制率/% = [( 对照菌落直径 - 处理菌落直径) /( 对照菌落直径 - 菌饼直径) ]× 100

   利用 DPS 软件对各处理药剂浓度的对数值(X)和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几率值(Y)进行回归分析,分别计算戊菌唑和叶菌唑药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在敏感性范围内,以 EC50值为依据,根据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建立玉米小斑病菌对戊菌唑和叶菌唑敏感性基线。

1。2。2抗性诱导

随机选取多株玉米小斑病菌株在25 ℃下分别培养2d制成直径5 mm的菌饼,接入含戊菌唑或叶菌唑的PDA平板上,置于已预热15 min的紫外灯下方垂直距离30cm处照射10min,置于25 ℃ 、黑暗条件下培养3 d 后每天观察玉米小斑病菌各菌株菌丝块的生长状况,当菌株在含药平板上长出不规则的扇形角变后,再将角变区菌丝转接至WA培养基上,显微镜下切取单细胞菌丝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菌丝再转接到含MIC戊菌唑或叶菌唑的PDA平板上。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1。2。3 数据处理

敏感性测定数据利用Excel 2010进行处理,并通过DPS V6。55软件中的“数量型数据机值分析”,通过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和药剂质量浓度对数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药剂对菌株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 和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

2  结果与分析

2。1玉米小斑病菌对戊菌唑的敏感性

本试验测定了江苏省南京、扬州、淮安和盐城共100个玉米小斑病菌对对戊菌唑的敏感性。100个菌株对戊菌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它们的EC50介于0。0101~0。1494μg/mL,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4。7倍,在该 EC50值范围内,以0。02μg/mL为截距将其分为7个区间,统计每区间出现的菌株数和发生频率,得到玉米小斑病菌对戊菌唑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图(图 2-1), 玉米小斑病菌对戊菌唑和叶菌唑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风险评估(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966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