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水稻发芽延迟突变体deg1的分离和基因克隆(2)

时间:2021-12-02 19:43来源:毕业论文
5 1。2。4琼脂糖凝胶电泳 6 1。2。5琼脂糖胶回收及纯化 6 1。2。6种子萌发实验 7 1。2。7内源性激素含量检测 7 2 实验结果 8 2。1 deg1突变体表型 8 2。2基因定

5

   1。2。4琼脂糖凝胶电泳 6

   1。2。5琼脂糖胶回收及纯化 6

   1。2。6种子萌发实验 7

   1。2。7内源性激素含量检测 7

2 实验结果 8

2。1 deg1突变体表型 8

2。2基因定位 8

2。3 种子萌发势 9

2。5内源性激素含量分析 10

3 讨论 11

4 意义与应用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引言

水稻(Oryza sativa L.)在我国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但是却占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有超过60%的人口以稻米为食。在美国、加拿大、印度、中国等世界小麦、水稻主要的生产国家都存在穗发芽的问题。穗发芽是指禾谷类作物在灌浆中后期遇连日阴雨,在收获前导致籽粒在穗上萌发(Pre-harvest sprouting,简称PHS)[2]。水稻生长喜高温、多湿、短日照的环境。我国栽培的杂交水稻品种休眠期一般较短或者不明显[1],且杂交稻多种于南方,收获前常常会遭遇连日阴雨及高温、高湿天气,加之为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率在拔节期喷洒赤霉素所产生的后效,极易导致穗发芽,基本上两年一遇,严重的情况穗发芽达60%~80%左右,严重影响了稻谷的产量和质量。除此之外,穗发芽不仅影响了作物的的产量,而且在杂交稻种子的生产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加工品质、粮食储藏和种用价值,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论文网

对水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3]。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和禾本科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作物,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International Rice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 IRGSP)现已全部完成,水稻12对染色体的基因组序列已被确定,为本实验提供重要依据[4],因此对研究水稻休眠以及抗穗发芽的遗传机理十分有利。不同种类的种子休眠特异性差异较大,野生植物往往休眠性较强,而栽培种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种子休眠性相对较弱。种子的休眠特性受到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休眠通常表现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且遗传率较低。迄今,利用分子标记对不同遗传群体休眠性进行分析,已初步定为了100多个与水稻休眠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其中在第1、3、5、6、7和11染色体上检测的QTL较多。Takeuchi报道了第一个水稻种子休眠性QTL的精细定位。通过构建Nipponbare和Kasalath BIL群体,初步检测到5个休眠相关QTL,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Sdr1是控制休眠的主效位点。进一步通过连续回交构建进等基因系,最终将其定为在标记R10942和C2045之间。qSD12是第二个被精细定位的种子休眠性QTL。利用强休眠的杂草稻SS18-2和无休眠的栽培种EM93-1构建BC1群体,在第12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主效QTL,进一步构建精细定为群体,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RM28624和SD12m50之间75kb范围内。截至目前,只报道了一例水稻休眠基因Sdr4的克隆。

种子的发芽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曾有研究表明影响种子穗发芽的主要内在因素包括种子的成熟度、内源性激素、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颖壳、籽粒的含水量及吸水速度等;影响种子休眠性的主要内在因素包括种子的成熟度、α-淀粉酶活性、内源性激素等。外界的环境条件也影响水稻种子穗发芽和种子休眠。影响穗发芽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养料等;影响种子休眠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湿度、温度、空气、光照及NO等化学物质。其中内源性激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调控因子。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低,但对植物的生长、繁殖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内源性激素中的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是调节种子发芽和休眠的主要因素,GA3可以解除种子休眠, 促进种子萌发,而 ABA 抑制种子萌动,诱导休眠。GA 与 ABA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起拮抗作用GA 在促进种子萌发中至少起到两种信号作用:一是介导种胚周围组织的软化, 克服种皮机械限制;二是促进种胚的生长[5]。 水稻发芽延迟突变体deg1的分离和基因克隆(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857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