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餐厨垃圾高效除臭菌筛选(4)

时间:2019-08-03 10:09来源:毕业论文
2.1.2 餐厨垃圾堆肥化 有机质实现降解的过程是一个微生物的转化过程,它是通过微生物法来对餐厨垃圾进行堆肥化的处理,使餐厨垃圾最终生成较为稳定


2.1.2 餐厨垃圾堆肥化
有机质实现降解的过程是一个微生物的转化过程,它是通过微生物法来对餐厨垃圾进行堆肥化的处理,使餐厨垃圾最终生成较为稳定有机肥料,此肥料富含大量的腐殖质。科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和养分分析,得出,含有较高有机质和低碳氮比含量较高的才是极易降解腐熟的物料。影响餐厨垃圾堆肥的还有物料自身特性,含水率高、容重高、盐分高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基于 “三高” 特点,优化餐厨垃圾堆肥工艺,是科学家们应针对性完成的任务。
玉米秸秆与菌糠在餐厨垃圾堆肥调理的过程中被使用,进行发酵对比试验,实验表明,菌糠是一种优于的良好调理剂,而玉米秸秆则起不到相同效果。要使反应升温速度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那么餐厨垃圾与菌糠就要有效的混合,使混合堆料在堆肥过程中散发臭气尽量少。鉴于科学家发现只进行1 次堆肥处理,发芽指数明显增高,而后科学家又进行小规模模拟试验,根据好氧消化反应的原理,组建装置,对3组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物料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了,物料配比 m餐厨垃圾/ m锯末粉 = 3∶1(即含水率约为52%) 时为最佳值。通风量也是实验的关键因素,它对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有影响,对堆料温度和含水率也有影响,确定适宜通风量,当堆肥处于初期阶段为2.2 L/ min、当处于高温阶段为4.2 L/ min。而后选用 3 组卧式反应器,分析它们的显著性影响,研究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过程均具有显著影响的环境温度、通风量、初始含水率和填料量,得出,显著性顺序表现为含水率大于环境温度大于 填料量大于通风量[7]。
对餐厨垃圾利用水洗方式进行堆肥预处理研究,分析除盐的影响,发现除盐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4℃ ,此时的搅拌时间10 min。m(水)/ m(餐厨垃圾)=2,餐厨垃圾堆肥含盐率可由(1.7±0.03)% 降至(0. 56±0. 07)% ;离心脱水最佳工艺条件:脱水时间5 min,离心速度4 000 r min,由此可以使餐厨垃圾含水率由94. 12% 降至71. 82% 。产生大量废水的不足是本实验的缺点,可是同样也证明餐厨垃圾水洗去油脱盐的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
餐厨垃圾堆肥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有着许多的优点,但餐厨垃圾堆肥产品中容易有残留油分、盐分及其他杂质,使堆肥产品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对作物以及土壤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瓶颈中找出路是堆肥产品能够长期发展的关键。提高餐厨垃圾堆肥品质,培育绿色市场中的堆肥产品,是当务之急,是形势所迫,在发展中必须明确产品消化途径,消化主体。结合当下环境发展趋势,改善技术和管理,逐步提高餐厨垃圾堆肥产品质量,必要的时候依赖政府的推动及财政的补贴,权衡各方利益,把一个健康的绿色产品市场快速形成起来,是唯一的发展出路。
2.1.3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  
当条件为密闭空间厌氧,厌氧发酵后的餐厨垃圾,部分有机物质被降解,这得益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甲烷和二氧化碳从含碳元素的有机物质转换得来。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相较于其它的发酵过程的优势在于发酵处理反应机械能损失少,它不受供氧的限制这一优点,使得沼液和沼渣经充分发酵后所得的产物可以被循环利用,产物中含有的甲烷可以抑制污染物产生臭气,对环境不造成伤害,不破坏生态系统。
通过多年的改进发展起来的沼气池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工艺传统而简单,被人们所接受。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目前分高自动化程度集成化和制氢厌氧发酵两大类别[3]。
厌氧产甲烷:
近几年,厌氧发酵产气研究常被国内外文献频频报道,通过对物料配比、接种、预处理、盐度等因素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剖析厌氧产甲烷的技术。 餐厨垃圾高效除臭菌筛选(4):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366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