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绿色丝状细菌绿小体被膜蛋白基因的克隆(2)

时间:2023-05-18 22:41来源:毕业论文
7 2。2。3 PCR扩增及连接CsmN基因和sGFP基因 7 2。2。4 PCR产物的切胶回收 9 2。2。5 CsmN-GFP连接T载体 10 2。2。6重组T载体转化至源Q于D优G尔X论V文Y网wwW.yOueRw.com

7

2。2。3 PCR扩增及连接CsmN基因和sGFP基因 7

2。2。4 PCR产物的切胶回收 9

2。2。5 CsmN-GFP连接T载体 10

2。2。6重组T载体转化至源Q于D优G尔X论V文Y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感受态细胞Trans1-T1 10

2。2。7 PCR鉴定阳性菌落 10

2。2。8提取重组质粒 11

2。2。9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细胞 12

2。2。10诱导表达目的蛋白 12

2。2。11查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 13

3。实验结果与分析 13

3。1 CsmN基因和sGFP基因的扩增 13

3。2 CsmN基因和sGFP基因的连接 14

3。3阳性菌落的鉴定 15

3。4 CsmN-GFP-E2重组子测序结果比对 16

3。5重组质粒的提取 16

3。6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17

4。讨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引言

地球上一切生命都与太阳能息息相关。不同生物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不同,因此生物界存在多种多样的光合作用。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一大类具有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1],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够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或硫化物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2]。根据它们能放氧与否可分为放氧光合细菌(Oxygenic photosynthesis bacteria, OPB)和不放氧光合细菌(anoxygenic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PB)两个类群[3]。不放氧光合细菌可以分布在各种极端环境中。本研究所用的绿色丝状细菌(filamentous anoxygenic phototrophs, FAP)属于不放氧光合细菌类别。From优T尔K论M文L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陆续分离出嗜热、嗜盐、嗜酸、嗜寒的不放氧光合细菌。嗜热光合细菌具有许多高效的合成酶,能够将无机营养物质转化为有机营养物质。其转化效率极高,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奥秘和开发利用合成重要的可再生物质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4]。本实验所用的绿色丝状细菌是噬热不放氧光合细菌的模式种Chloroflexus aurantiacus,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温泉里首次发现的[5]。

在进化过程中,绿色丝状细菌依赖光合作用而生存。它与其他光合生物一起构成了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并在自然界的碳素循环和物质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与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相同,不产生02,这与绿色丝状细菌的光合体系息息相关。绿色丝状细菌的光合体系包含三部分:外周捕光天线称为绿小体(chlorosome),中间能量传递体叫做基板(baseplate)以及和核心捕光和反应中心复合物(LH-RC)。光能先被绿小体捕获,其中的色素把激发态的能量快速而有序地经过中间传递体,最后到达反应中心。

绿小体作为绿色丝状细菌的捕光天线,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亚细胞器。不同绿小体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其形态结构一般为长约110-180nm,宽约40 nm的扁椭球[7]。绿小体含有色素分子—细菌叶绿素(BChl),通过基板连接到细胞质膜的内侧。细菌叶绿素通过自组装形成聚集体,不需要蛋白质提供支架作用。每一色素层中细菌叶绿素c分子以头尾相连的方式连接而自发组装成二维晶格状[8]。这些色素可以呈漏斗状传递激发光能到反应中心来进行电荷分离[9]。 绿色丝状细菌绿小体被膜蛋白基因的克隆(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16861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