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机械论文 >

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结构设计(2)

时间:2020-04-06 09:34来源:毕业论文
22 5.3 本章小结 25 6 结构的可行性 26 6.1 结构的可行性分析的意义 26 6.2 结构可行性分析 26 6.3 本章小结 27 结 论 28 致 谢 30 参考 文献 32 1 绪论 自行车在人类

22

5.3  本章小结 25

6  结构的可行性 26

6.1  结构的可行性分析的意义 26

6.2  结构可行性分析 26

6.3  本章小结 27

结  论 28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2 

1  绪论

自行车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已经经历了很多的变化,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演变出了电动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以及自行车三个分支。与自行车靠人力驱动,电动车驱动时无需蹬踏的反人类设计(且断电时骑行困难),电动助力车在三者当中优势明显,具有骑行非常自如省力(即使断电),符合人类运动特性,环保轻便,是快捷交通、代步工具的不二选择。

    电动助力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不同的地方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辅助能源是蓄电池,可以用人力脚踏驱动,也可以辅以电力驱动(或者称为助动),但是不可以纯电动骑行。即,它的电动驱动必须受控于人力脚踏骑行[1]。

在日本电动助力自行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日本电动助力自行车有着严格的规范,YAMAHA及松下都有较为成熟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产品。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电动助力车的标准和较为成熟的产品。中国人口众多,交通工具呈现多样化,电动助力车在中国市场是刚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国内的电动助力车的厂家寥寥无几。通过本次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较国内外电动助力自行车已有产品性价比更高的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车结构。以期望达成实现民用的目的[2]。

1.1  电动助力自行车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自行车最早发明于清朝康熙年间,由“中国的爱迪生”黄履庄最早发明。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自行车的设计与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自行车也分化出了普通单车,公路单车,健身单车,山地单车,死飞单车,折叠单车等。自行车是较为简单的人力机械,自行车的代步是以人力驱动为前提的。科技不断发展,人力对出行方式,出行工具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市场应运而生,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长达十多年,我们可以见到电动自行车穿梭在中国各级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很多中国居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3]。

早在十多年前,在电动自行车开始兴起的时候,电动助力自行车已经面世了。由于技术的限制,特别是蓄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电动助力车的发展特别缓慢,特别是在中国。在这十多年当中,电动自行车的迅猛发展众人皆知。最近的几年时间,锂电池技术越发成熟并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发展,电动助力车的发展被国内很多有志者、厂商重视。日本和欧盟相继出台了电动助力车的标准,并且有很成熟的产品面世并为广大民众所使用。在观察,分析,调研日本与欧盟电动助力自行车标准、产品以及发展的历程,并且结合中国市场对快捷交通工具的需求、电动助力车的优越性,产生了设计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想法。 

    我所设计的这种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结构,既有电动助力自行车相对比于自行车以及电动车的优越性,也有具区别于市面上已有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优势。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1.2  与自行车对比

1.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动力来源可以是电力也可以是人力,而自行车的动力来源只能是人力。 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结构设计(2):http://www.youerw.com/jixie/lunwen_496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