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Android的智能出行拼车系统设计(2)

时间:2022-12-25 20:03来源:毕业论文
8 2。4 系统业务流程模块图 10 第三章 总体设计 13 3。1 系统流程处理 13 3。2 系统架构 15 3。3 数据库设计 16 3。3。1 数据库的概要设计 16 3。3。2 数据库的逻

8

    2。4 系统业务流程模块图 10

第三章 总体设计 13

    3。1 系统流程处理 13

    3。2 系统架构 15

    3。3 数据库设计 16

     3。3。1 数据库的概要设计 16

     3。3。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19

第四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22

    4。1 用户登录模块功能介绍 22

    4。2 在线抢单模块设计与实现 23

    4。3 我的行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4

    4。4 发布行程信息模块设计与实现 25

    4。5 付款模块设计与实现 28

第五章 系统测试 30

    5。1 测试计划和要点 30

     5。1。1 安卓手机客户端测试要点 30

     5。1。2 服务器端测试要点 32

    5。2 测试的目的 33

    5。3 测试结论 33

结 论 35

致 谢 37

参考文献 38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有数据显示,使打车应用用户搭户外出行的诸多方式中,85。4%的用户依然会选择“招手打车”的方式,只有45。9%的用户在一定情况下才会使用“打车软件”,而通过使用手机地图进行打车的用户仅仅只有9。2%。前轮各打车软件打车补贴战在圈住用户的同时极大的培养了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和支付习惯,对于打车软件可进一步实现O2O商业布局。打车应用依然需在精准的地理定位、减少候车时间节约出行成本等诸多方面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解决用户外出出行打车的核心需求,以此为基础围绕用户出行的用户需求布局线下,实现分类精准化布局的基于地理位置、时间和节约出行成本的其他出行服务。

截止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继续呈现“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双雄割据状况,且这两款应用的用户重叠情况严重,超过了50%。截止至2015年6月底,安装使用打车应用的时间为1—2月占比54。2%,33。5%的用户安装使用了3—5月[1]。

目前,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的用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重叠,高达87。7%的用户(据用户打车应用所使用时长的统计)在“补贴战”最盛行之时安装并使用两款应用。在“后补贴”时代,打车软件如何实现差异化的去经营、获取用户的粘性或为以后打车软件发展的重点。

用户在很多情况下会选择使用打车软件应用。其中,“赶时间”、“雨雪等天气不好时”、“所在位置较为偏僻”、“上下班的高峰期间”是使用的常频场景,占比分别为60。5%、38。4%、33。7%与30。7%。超过24。2%的用户选择在“较早或较晚出行时”选择使用打车应用预约打车[1]。

每逢节假日,尤其在春节期间,高速上大量的私家车造成很大的拥堵,使用户开车时间大大增长,极易导致疲劳驾驶,在此段时间也是出现交通事故的高发频段。而往往一辆私家车上仅有两人左右,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 Android的智能出行拼车系统设计(2):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1148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