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4)

时间:2022-08-14 08:07来源:毕业论文
假设出口需求弹性为Dx,进口需求弹性为Di,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时,货币贬值对于贸易收支是正向改善作用;,货币贬值与贸易收支相关度为0;时,货

假设出口需求弹性为Dx,进口需求弹性为Di,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时,货币贬值对于贸易收支是正向改善作用;,货币贬值与贸易收支相关度为0;时,货币贬值加大贸易逆差的程度,使贸易收支恶化。

也就是说一国货币贬值后,只有在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的和大于1条件下,才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虽然马歇尔—勒纳条件为“货币升值会使国际收支环境恶化”的片面观点增加了先决条件—供求弹性,由于它采用的局部分析以及均衡分析等带来的一系列局限性,使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2。2。2  J曲线效应

  如图2。1所示

图2。1 J曲线效应

t1时间点发生本国货币贬值,在最初的t1到t2的时间段内,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出现的猜想(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贸易逆差加大。其原因在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使得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变化并不明显,但由于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汇率的改变导致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贸易逆差从A扩大到B。一段时间过后,进口商品数量逐额减少,出口商品增加,此时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到达C点后,已经与原先的不利影响相互作用,此后贸易收支进一步得到改善,D点以后达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一运动过程的函数图像酷似字母“J”,所以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文献综述

3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基本情况

3。1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路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中国自身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率不断地进行调整。本部分将利用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时间阶段,分两个部分对汇率制度的演变详细描述。

1)建国之后改革开放前

194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币汇率,当时新生的中国正在朝着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在央行的完全控制下,汇率水平服务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人民银行参考物价水平,决定本币与外币的汇兑标准。建国初期,由于民国时期遗留下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居高不下,一年之间汇率调整了49次。1950年以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人民币放弃官方汇率,而是改为盯住美元政策。从1953年开始,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在此环境下,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首次币制改革。接下来的20年间,人民币汇率采取稳定的方针,在原来汇率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逐步同物价分离。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人民银行开始盯住一揽子国际货币,针对美元不断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图3。1展现了1949年到1978年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比率变化。

图3。1 人民币汇率变动1949-1978

2)改革开放后

1978年四个经济特区的开放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加速了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官方牌价作为非贸易外汇结算价的汇率制度显然已经跟不上对外开放的进程。为了更加紧密的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国情,1981年,中国政府采用新的汇价制度—双轨制。在保留旧制度的基础上,由央行规定一个额外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双轨制看似增加了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但实际上由于两者之间的差价使得外贸企业发生严重的政策性亏损,这样一来,政府就要采取税收优惠、投资等方式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恶性循环下,人民认识到双轨制并不是一条可靠有效的道路,并轨的呼声日益高涨。终于在1985年,持续了四年的双轨制结束,汇率制度重新回到单一汇率制度。接下来的十余年间,在汇率改革这条路上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也盲人摸象过,但是唯一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市场汇率在整个汇率调节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994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形成,此时1美元大概兑换8。3元人民币。至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重新调整其政策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由图3。2可知,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汇率的变动幅度较大,一直呈上升趋势,1994年小幅下跌过后,一直维持平缓,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整个过程完成了从高度限制外汇市场进入和严格控制的外汇汇率的制度转向一个统一的,稳定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 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4):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978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