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淮海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2)

时间:2021-10-13 20:39来源:毕业论文
近几年来,不少 国内外 学者在探讨地区制造业空间分布状况的时候经常会联系到城镇化水平等区域环境因素,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国外学者针对各个不

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地区制造业空间分布状况的时候经常会联系到城镇化水平等区域环境因素,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国外学者针对各个不同时间段、不同制造行业部门的一些美国和欧盟分析单位的状况构建模型,从而发现影响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产业集聚的程度受到区域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在不同的国家产业集聚的情况是不同的[2~4]。

早在2006年国内学者金煜、陈钊、陆铭根据1978年-2001年各省统计数据,利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分析,研究了导致制造业集聚的成因[5];接着,在2012年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三人利用2008年北京市面板数据,采用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分布布局特征,最后得出资源条件、政策环境、交通区位、历史因素等均对集群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6];不仅如此,在2010年贺灿飞;朱彦刚;朱晟君的研究认为制造业地理集聚存在制造业差异和地区差异,不同制造业集聚的成因也各不相同, 研究中分析得出规模经济与城镇化经济这种聚集效应最能影响产业得空间分布[7]。文献综述

 1。2  研究区概况

淮海城市群地处江苏、安徽、河南及山东四省接壤区域,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北、宿州、商丘、枣庄和济宁8个地级市[8]。2012年面积66647km2,人口5107万人,GDP为149670876万元,人均GDP2。9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4%,分别是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的42。4%、55。98%、1。01%和92%。2003-2012年制造业产值由18353052万元增加到223537902。7万元,同期城镇化率由28。03%增加到41。23%, 表明淮海城市群制造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具有同向增长趋势,因此,开展制造业与城镇化空间相关性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淮海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型地区城市群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淮海城市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原因在于淮海城市群具有其他地区不具备的区位独特性。淮海城市群处于2013年总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的交叉点,而徐州作为东陇海的核心城市也在江苏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徐州也是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城镇化率常年高于周边其他省份的邻近城市的平均城镇化率,对附近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9]。所以开展淮海城市群制造业与城镇化的相关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制造业集聚方法

本研究采用制造业聚集方法,就是简化Ellison和Glaeser(1997)地理集中指数来判断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制造业集中程度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制造业就业人口占该地区此时的总人数的比值[10]。

公式: 

式中: 与 分别表示地区i在t时刻就业人数与总人数;

         和 则分别是t 时刻的总就业人口和总人口;

    根据公式可得出 的值为-1至1,所以当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就业的人数在总就业中的占比远大于该地区制造业占比时, 值接近于-1;同理可以得出,当某一区域制造业空间集聚时, 值接近于1;而当该地区制造业分散时, 值表现为接近0。 

2。1。2  空间自相关方法

    全局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某一个变量在空间上是不是相关,且观察其相关程度。本研究采用Moran的I指数来测定制造业空间分布情况在空间上是否相关[11]。

公式:  淮海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829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