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日元国际化教训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4)

时间:2016-11-30 11:40来源:毕业论文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主要表现在:国际定价权较弱,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外贸中占比很大。上述两个特点都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主要表现在:国际定价权较弱,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外贸中占比很大。上述两个特点都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可能空间进一步受到了挤压。外贸企业的国际定价权较弱,还决定了跨境贸易结算当中出口环节的人民币使用较少,进口环节人民币使用较多。
2.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业开放度不高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共的条件,要有一定广度、宽度与深度的国内金融市场来提供支持,而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则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较大的弹性与足够的平稳性,才能极大地缓冲和吸收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一个发达、开放度高的金融市场,能向世界提供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安全、高效、便利的金融产品,以满足货币持有者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要求。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无论是在资产总量、交易规模还是在金融产品的品种、质量以及创新能力方面都同发达国家相去甚远,部分市场参与主体受到限制(如银行间市场)。这不但影响了境外人民币的回流,而且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资本也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从而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同时,我国银行业的跨国经营水平比较低,金融业的境外机构和境外网点少,缺乏流通所需要的物理载体,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是不利的。
3.目前中国仍然对资本项目实施较为严格的管制,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可兑换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人民币能够实现自由兑换,但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并不成熟,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较弱,以及监管障碍等,中国同国外市场的交流以及向世界的开放程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高昂的交易成本、监督管理架构的脆弱等因素也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融入到国际金融体系的障碍。考虑到宏观经济的可承受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一个可控的、渐近的轨道上逐步展开。
4.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需配备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金融监管人才,能够洞悉外汇市场瞬息万变的供求状况,并能通过对金融工具的熟悉运用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协调供求双方的需求、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市场的高效率运行。国内金融管制过于严格,制约了人民币的流动性,而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也导致了境外资本的单向流动。在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下,资本流出仍然受到严格控制。资本文持单向流动,外汇供给刚性增长,人民币仍旧保持升值趋势,吸引了投机资金流入,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因此监管机构的合理组织和监管制度的有效实施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控制。
三、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
从总体上看,日本政府推行日元国际化并未实现其最初的目标。但是在推行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金融构架对于提高日本金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以及对日元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仍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日本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度和开放度还是无法适应国际货币的要求。金融市场的规制过于严格、金融交易手续过于繁杂;票据、债券、外汇等市场发展比较落后,这些问题使日元国际化进程大大受到了影响。总的来说,日元国际化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日本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日元国际化的推进
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其货币国际化程度显著相关。美元和欧元依托于美国和欧洲这两大金融市场实现了货币的国际化。然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不健全,又无国际市场,其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从而导致人们对日元的信任度不断下降。 日元国际化教训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4):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5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