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中日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

时间:2019-10-12 20:52来源:毕业论文
2003 594.2 22.7 741.5 38.7 1335.7 31.1 2004 735.1 23.7 943.7 27.3 1678.8 25.7 2005 839.9 14.3 1004.5 6.4 1844.4 9.9 2006 916.4 9.1 1157.2 15.2 2073.6 12.4 2007 1020.7 11.4 1339.5 15.8 2360.2 13.8 2008


2003    594.2    22.7    741.5    38.7    1335.7    31.1
2004    735.1    23.7    943.7    27.3    1678.8    25.7
2005    839.9    14.3    1004.5    6.4    1844.4    9.9
2006    916.4    9.1    1157.2    15.2    2073.6    12.4
2007    1020.7    11.4    1339.5    15.8    2360.2    13.8
2008    1161.3    13.8    1506.5    12.5    2667.8    13.0
2009    979.1    -15.7    1309.4    -13.1    2288.5    -14.2
2010    1210.6    23.7    1767.1    35.0    2977.7    30.2
2011    1483.0    22.8    1945.9    10.1    3428.9    15.2
2012    1516.5    2.3    1778.1    -8.6    3294.6    -3.9
2013    1502.8    -0.9    1622.7    -8.7    3125.5    -5.13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日本贸易振兴会,根据各年份统计
   从1991年-2013年我国与日本进出口额数据表分析可以看出,除个别
年份中日贸易额下降外,中日贸易额总体上处于稳步上升趋势,出口额从1991年的102.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502.8亿美元,20年间增加了近15倍。进口额从1991年的100.3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622.7亿美元,增加了16倍之多。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202.8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3125.5亿美元,20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15倍多。我国总体上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处于贸易逆差。受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日贸易额在九八年出现负增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中日贸易额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2002-2013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主要是受中国内需增长放缓,日元贬值,中国对日本的技术引进,特别是机械及石化这些大附加值产品的进口不断增加。
    2.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早期中国主要向日本出口纺织品等其他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日本进口的则是机电等其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日贸易的分工是典型的垂直型态。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的商品结构得到极大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意识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开始不再依赖消耗高、利润低的加工贸易,而是更加关注产品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在这个时期中国出口到日本产品中的加工产品的比重上升,两国贸易逐渐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转变。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主要是加工贸易,日本在我国投资建厂,生产的最终产品最后仍旧返销日本。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利用技术进步提升生产能力,加速工业化。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得初级产品所占比例降低。和日本比起来,我国产品中的资本、技术都处于低级水平,产品的附加值也低,所以仍然十分有必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中日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4067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