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上海港口物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0)

时间:2017-02-25 09:00来源:毕业论文
第三,上海港口物流企业或职能部门在管理定位上存在缺口。在岗位设定、职位调配、人才培训、考勤管理、员工福利等各方面管理上,相关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上海港口物流企业或职能部门在管理定位上存在缺口。在岗位设定、职位调配、人才培训、考勤管理、员工福利等各方面管理上,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普遍遵循就有传统模式,将重点放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上,忽略了对提升员工忠诚度及素质有益的沟通及鼓励部分,同时再对人才的培训上流于表面,员工的岗位技能初步培训后缺乏以开发员工潜力及增加其忠诚度为目的的跟进培训,且在人力资源储备供给上无法做到超前于上海港口物流也发展需求,因而专业化港口物流人力资源稀缺,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有限,难以满足现代上海港口物流业发展需求。
(二)硬件设施建设有待增加
所谓硬件设施,主要指的是一个港口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经济腹地、资源状况等基本自身条件,对一港口的港口竞争力起到基础性作用。若一个港口的硬件设施足够丰富的话,能吸引到跟多的生产和航运要素加入其中,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港口物流经济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上海港更快融入世界强港,加快上海港口物流业发展进程添砖加瓦。本文侧重从基础设施方面分析上海港口物流目前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港口物流业在中国兴起时间较短,因此在基础设施配备上仍显不足。具体表现如下:在基础设施配套设备方面,上海港区使用的设备工具与世界强港存在较大差距(设备工具本身的科学技术含量及适用范围上),上海港虽然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占有优势,但其运输、装卸集装箱作业效率却低于世界强港。若船主或货主对作为货物中转站的港口集装箱运输周期及效率有较高集装箱作业要求,上海港可能无法完全胜任达到要求,易造成客户及潜在客户流失,对港口绩效造成影响,对上海港口物流竞争力及港口物流业发展不利;在上海港泊位资源方面,目前该资源为稀缺有限资源,且现阶段上海港所有港区在内的泊系水深最深处可能在日后无法满足对现代大型船只停泊水深的要求,若相关港口基础设施仍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其利用率将会在日后因无法满足需求递减,造成资源浪费。与此同时,改善现有基础设施资源条件带来的成本压力也会为上海港口物流业发展增加负担;在港口基础设施相关建设项目上,目前政府出于多方原因的顾虑未能给予大量的财政补助或政策扶持,多元化投资主体(跨国公司、个体及私营公司、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基于政府原因对基础设施项目获利回报率热情度低,削弱了对基础设投资的积极性,可能导致上海港口物流硬件设施建设在现有低效率基础上改革发展举步文艰。
(三)集疏运系统效率较低
集疏运系统,即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是指连接港口与腹地间的中转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主要功能是负责货物在港口间的装卸、运输及堆放流通,涉及面较广。其中,主要的集疏运方式为:公路、铁路以及内河。集疏运系统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口岸对堆放或中转在其上的集装箱货物的运输吞吐、装卸及工作效率,但就目前上海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来看,其系统效率较低,可能对上海港口物流发展不利。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集疏运方式不均衡发展,多式联运无法实现。就现阶段而言,在三种主要集疏运方式中,仍以公路集疏运方式为主,铁路及内河集疏运方式利用率低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上海经济的均衡发展不利。公路运输存在大量弊端,对上海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效率提高有所制约: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上海城镇及郊区交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量的交通阻塞可能造成的运输时间延长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集疏运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对上海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畅通高效率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其次,集疏运系统效率提高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上海港口物流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港口比较优势(竞争力)的增加。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包含在地面交通线路内的交通设施都在其建设最初时期存在因政府或国家扶持力度不够而造成经济负担、基本相互独立且在建设初期规划不足(体现在对其服务及功能的统筹上)等一系列因不完善而产生的问题,加上公路的车辆运营成本、距离成本、时间成本、事故成本等一系列无法预知的成本负担,单纯以公路作为集疏运系统主要运输方式的模式基本难以文持上海港口物流的长足发展。就目前形势而言,上海市政府对于发展其内河及铁路集疏运方式的热情度不高,更加降低了多式联运的可能性,若长此以往保持现状,对上海港口物流发展将造成巨大阻碍。 上海港口物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0):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33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