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新苏南模式内生型未来发展对策探讨(2)

时间:2024-02-17 17:54来源:毕业论文
如表1中,我们发现苏南模式发展初期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作为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地区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占50。9%左右。之后,苏南地区凭借着

如表1中,我们发现苏南模式发展初期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作为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地区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占50。9%左右。之后,苏南地区凭借着苏南模式经济上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区域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等到1994年已经上升到57。4%,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发动机”。

表1。苏南苏中苏北在江苏全省GDP的比例

年份 苏南占全省GDP比例 苏中占全省GDP比例 苏北占全省GDP比例

1978

50。9 19。7 29。4

1994 57。4 20。7 21。9

但是苏南模式是一种把乡镇地方政府为领导的资源组织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引导公司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企业主义模式,地方政绩经济模式,政府干部资本主义模式,这是一种政企无法区分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其内在的诱因造成乡镇企业治理结构上的缺陷,造成了大规模的的低激励和负激励[2]。以江阴市五一棉纺厂为例,是以江阴市政府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引进上海等地的高级技工,规模一度成为苏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之一。但是由于工厂行政体系存在照抄政府管理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效率低下的问题更加明显,工人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激励,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两万人规模的五一棉纺织厂却在90年之后却比不上一些千人规模的私营企业。最后因为外部经济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加速了苏南经济增速的放缓,以无锡为例(如图1),自1992年开始无锡地区GDP增长率不断下跌,2000年时甚至跌倒5。4%,低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乡村两级行政单位面临的债务压力导致改制成为惟一途径。

图1。无锡市1991-2001年GDP增长率

2。2  新苏南模式发展历程文献综述

苏南模式由于其自身治理结构上的缺陷,苏南模式在内外困境夹击下陷入困境,改革势在必行。改制过程本质上是地方政府将当地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以减弱或消弭地方政府政府对企业的领导与干预,确立私人产权制度,实施乡镇企业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大量的陷于僵化管理的乡镇公有制企业在短时间内将产权专为私有化。二十一世纪新时期,苏南地区逐渐转型为将外向型经济作为龙头,把股份制经济作为主题,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轴,第一二三产业逐步发展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被吴敬琏称为新苏南模式[3]。2000年以后新苏南模式演化为以苏州园区为代表的外生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以江阴为代表的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在这里重点讲解内生型模式,内生增长模式在江阴等以实现,它是以“科技创新+资本经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式。它的成功之道在于用资本作为桥梁,实现了资源要素的最佳合作:资本经营作保障,科技创新为先驱,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7]。大量集体的乡镇企业改制成为私营企业,最著名的企业就是江阴市精毛纺厂演变成为如今的阳光集团、双良创业发展成为双良集团、江阴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演变成为法尔胜集团等等。

从江阴三大产业产业结构变化(如图2)分析可以得出,江阴地区第一产业基本处于比较平稳增长外,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迅速,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更是遥遥领先。这与内生型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模式有关,当地的民营企业不仅拥有大型集体企业所不具备创新能力,还拥有其他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雄厚资本。民营大型化工企业为以江阴为代表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城市提供了巨大发展动力。 新苏南模式内生型未来发展对策探讨(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2018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