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区域环境中中班幼儿的互动行为观察研究(2)

时间:2024-02-12 09:43来源:毕业论文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法 研究者对淮安市S幼儿园的一个中班幼儿进行自然观察。通过对平均年龄为5岁的39名被观察者进行连续两个月的观察,记录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法

研究者对淮安市S幼儿园的一个中班幼儿进行自然观察。通过对平均年龄为5岁的39名被观察者进行连续两个月的观察,记录分析区域环境中中班幼儿的互动行为状况。

1。2。2谈话法

研究者与所观察研究的班级老师与幼儿进行交谈,询问他们在区域环境中的互动行为和存在的问题。

1。3概念界定

1。3。1幼儿园区域环境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成长是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反应逐渐发展起来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区域环境是指幼儿园内的一切自然和非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显性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环境,如益智区、图书区、娃娃家区域;同时也包括隐性的心理环境,幼儿园和班级所营造的氛围。

幼儿园区域环境作为幼儿一切学习活动开展的载体,它能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幼儿发挥自主性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然后通过与选择的材料进行互动来发展积累游戏经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健康的区域环境应是以“互帮、互动、互享”为基本特点和要求创设的[2]。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应剥夺幼儿参与游戏和活动的权利,应将主动权交与幼儿,调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同伴和教师作为区域环境的另外两个主体,他们会借助环境这一客体与环境中的幼儿产生互动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还可以让教师走进幼儿,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3。2互动

    互动指社会上各种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和作用,它是一个社会学上的概念。而符号则是联结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符号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借助于各式各样的符号与他人交往互动,通过符号来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在符号互动论中,认为一切可以表达人的某种想法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符号,比如口头的言语、文字、生活物品甚至活动场景等。区域环境中的幼儿正是借助这些符号与材料、同伴和教师进行互动的。

2区域环境中幼儿互动行为的现状分析

2。1区域环境中幼儿互动行为的总体状况来自优I尔Q论T文D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通过研究者的观察,发现中班幼儿在区域环境中的互动行为主要分为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和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这三方面,且幼儿与材料和同伴这两者互动的频率都高于和教师互动的频率,详见图1。

2。2区域环境中幼儿互动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2。1幼儿与材料互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幼儿园区域环境内的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重要对象,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时间等都影响制约着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有效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3]当教师提供的材料与幼儿的学习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时候,这些材料就变成一本“活的书”,激发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发幼儿调动原始经验积极探索、思考和解救问题,与材料之间进行互动对话。反之则让幼儿逐渐丧失对游戏和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提供材料时要注意它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实用性。但在观察中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区域环境中中班幼儿的互动行为观察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16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