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时间:2024-01-24 22:09来源:毕业论文
对中学生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从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现实状况出发,立足于中学生的年龄水平、知识架构、心理成熟度等实际,去培养

对中学生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从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现实状况出发,立足于中学生的年龄水平、知识架构、心理成熟度等实际,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鼓励其匠心独运的发明与创新。因为中学时代的独特发明与创新的日渐积聚,是将来重大杰出型创造与创新的前奏,将成为个体进步的基础,将累积起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3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的固式教学思维及自身创新素质的不足

3。1。1 教师现行模式下的固式教学思维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也包括教育。宏观的教育定义为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活动,这里所说的能力其中就包括适应客观环境的创造能力即创新能力。但是在中学的实际教学中,则是以书本为蓝本,为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在学生以发散思维为出发点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与硬性知识点的传授上往往屈从于后者。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中学教学方式多以填鸭式、满堂灌式为主,学生则作为知识的消极被动接受者,以死记的方式将知识印到大脑中去,其教学思维是为了教而教,其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运用知识会解题会考试,而非为了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磨合创造出新的事物。教师的这种固式教育思维就像一个牢笼牢牢地禁锢住了学生的创新步伐。长此以往,是极其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发展的。

3。1。2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不足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其主导性、客观性、权威性特点决定着其思维方式、行为风格会对学生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一个教师良好的创新素质会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导引作用。但是,在现实中教师往往缺乏这种必备的创新素质:

一方面,自从事教学开始,由于中学教师所教知识基本为固定内容极少有很大的变化,在多年对同一知识的重复中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在一些老教师中会出现多年教学只用同一份教案的现象,这就使得教师对于所教知识很难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同时长时间的重复也抹杀掉了多数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而这种固定僵化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固定思维,例如在数学解题方法上,以固定思维而不是发散式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就很难有突破,甚至贻害之后思维的发展。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创新教育评估指标和对教师创新技能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思维惰性,缺乏创新的意识与动力,这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的重要原因,而这对于学生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将会产生不利影响。论文网

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通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做事专注、想象力丰富以及勇于冒险等特质,并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在某一行业或某一方面拥有丰富且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具有团结精神,能够很好的与他人合作;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较大的压力和艰苦的工作等特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而以之衡量现实中的师资状况,可谓令人唏嘘。据某市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欠缺的能力分别为:交往能力(占24。09%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占21。99% )、吸收信息的能力(占21。80% )、教研能力(占19。31% )、表达能力(占3。44% )、组织管理能力(占2。49% )。[ ]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缺乏,其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信息吸收能力、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不足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相应能力的发展,而如若学生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吸收信息能力等这些重要的能力在人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得不到长足发展,就难以形成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且不利于其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共处能力的培养,都会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长足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11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