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诗歌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

时间:2024-01-14 10:04来源:毕业论文
(二)结构的跳跃性 诗歌结构的跳跃不是以动作的完成为标志,而是以同一种情感贯穿为线索,实现时间、空间的跳跃。比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作

(二)结构的跳跃性

诗歌结构的跳跃不是以动作的完成为标志,而是以同一种情感贯穿为线索,实现时间、空间的跳跃。比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作者登高望远排遣内心的不适之感,见到了无限美好的夕阳,本是由衷赞叹这美景,可是由眼前景想到人生亦是如此。“只是”二字不仅是对眼前景进入黄昏的惋惜,更是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的悲叹。有眼前的景跳跃到未来的人生,跨越了时间的藩篱,打破了空间的局限。登高望远由于空间的变化,引起时间上的变化从眼前之景到未来人生,这种关联式的跳跃,反映了诗人对于夕阳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无力挽留美好事物,人生易老,年华易逝之感。

(三)语言的凝练性

语言的凝练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显著的特征。与小说散文等不同,诗歌可以把丰富而多彩的内容、复杂而矛盾的情感、鲜明而精美的形象概括到具体的字、词,而非小说散文所呈现的大篇幅的文字。所以炼字是诗歌语言凝练性最重要的体现。诗歌创作史上不缺一气呵成的大家,但是一些逐字锤炼的诗人也是流芳百世。炼字需要作者在有限的诗句中,准确而生动的概括事物特征、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同时还要表达自身的情感。所以才会有小学课本中出现的《推敲》一文,记叙的便是诗人贾岛斟酌诗句“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的故事。一敲一推表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敲”字更加凸显了诗人本身的涵养,夜访友人怎可轻易的破门而入,当然是礼貌的敲门更显对主人的尊重;与此同时,“敲”也衬托出了月夜的宁静,寂静的夜晚,荒凉的郊外,只听见两声轻叩柴扉的声音,这样的夜是如此的凄清孤寂。由此可见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可谓是字字珠玑。

(四)情感的丰富性论文网

我们都知道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迸发。任何一个文学作品的诞生都被创作主体寄予了丰富的情感和真挚的灵魂。抒情美是诗词最重要的美学元素。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言志”。借助诗歌这个载体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志向。例如杜牧的《泊秦淮》,表达他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以及国家命运的担忧。他实写歌女不知国破家亡仍然唱着亡国之音,实则表现的是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对于国家命运漠不关心却在秦淮酒家处寻欢作乐,同时从侧面更是表现了作者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一首简短的七言诗,寥寥几句就寄予了作者如此深厚丰富的情感。诗歌情感的丰富性由此可见。 “诗之所至,情无不至。情之所至,诗以之至”。情可以说是诗的生命。

以上是笔者对于诗歌理论所做的一个概述。对于诗歌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不仅要了解诗歌理论的内容,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的诗歌类型也要有所调查,才能将二者结合,更好地为中学生的诗歌学习保驾护航。通常情况下,诗歌可以从表达方式、格律、内容、主题等方面进行分类。但无论是从内容、主题还是表达方式看,诗歌都离不开咏物、写景、记事这三个方面,所以笔者根据中学教材中出现的诗歌篇章,将诗歌分外咏物类、写景类、记事类三种,笔者将根据这三类也就是咏物类课堂教学设计,写景类课堂教学设计,记事类课堂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别从其语言的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诗歌的韵律性、情感的丰富性进行分析。通过观看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篇目名师课堂实录,总结案例优劣,力求发现中学诗歌教学新的突破口。 诗歌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06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