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4)

时间:2023-06-08 22:37来源:毕业论文
够保持,应用情境也比较广泛,[7]是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 自 Carol Gary 提出社会故事法以来,国外有许多研究者都对社会故事法展开

够保持,应用情境也比较广泛,[7]是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

自 Carol Gary 提出社会故事法以来,国外有许多研究者都对社会故事法展开了研究并在 相关的实验研究中运用到了社会故事法,研究对象涉及 3~16 岁的各类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如典型的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以及非特异性广泛发育障碍患者。[8]研究者大部分是采用 单一被试实验研究的方法,运用社会故事法对自闭症儿童各种不适当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其 中运用社会故事法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行为进行干预的研究较多。研究者 Smith 总结指出, 社会故事法可应用于对患者危险行为的处置,减少患者发脾气的行为,改变患者有违常规的 不恰当行为,帮助患者掌握生活技能、改善同伴互动、适应情境转变等。[9]我国学者孙玉梅、 邓猛对国外 18 项相关的干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所有的研究都显示被试经过社会故事法的 干预后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10]

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对社会故事法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李晓、尤娜、丁月增研究 了社会故事法的起源、编写原则等,并对实证研究中的研究设计进行了分析。[7]台湾学者陈 淑萍运用社会故事法帮助高功能自闭症幼儿获得打招呼、寻求协助、购物等能力,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11]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运用社会故事法对自闭症儿童各种不适当行为进行 干预的研究较少,而且进行社会故事干预的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对社会故事法的应用以 及推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者发现:1。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急剧上升;2。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 往障碍十分突出;3。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教育方式亟待寻求。因此,本研究采用社会故事干预

法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干预研究,希望通过社会故事来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 的社会交往能力,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教育方式。

1。2 研究意义 

我国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对社会故事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和丰富。本研究 采用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影响研究,以此来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 社会交往能力,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训练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教育方式,不论在理论 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有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社会故事作为一种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干预的方法,得到了国外和台湾地区

研究者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研究和应用较少。[12]综观现有实证研究资 料发现,大部分的目标行为针对的是问题行为,较少涉及到社会交往行为。已有的众多关于 儿童社会交往行为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关于普通儿童的,较少涉及特殊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 童这一类特定的群体。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 能力进行干预,进一步为自闭症儿童康复干预提供实证依据;丰富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训练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体系。

1。2。2 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社会故事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一定的干预,第一,可以 更好地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自闭症儿童与伙伴、家人、教师等的交 往;第二,塑造良好的社会交往动机,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第三,探 索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以及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探索自闭 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者提供更好的策略与建议。 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4):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48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