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美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综合干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

时间:2023-04-12 22:14来源:毕业论文
反观我国,现状同样不容乐观。2015年3月海南乌坡镇某中学初一女生遭围殴并强行被拍裸照传至网络、2016年1月鱼台某高中20余名学生斗殴致一死一伤、20

    反观我国,现状同样不容乐观。“2015年3月海南乌坡镇某中学初一女生遭围殴并强行被拍裸照传至网络”、“2016年1月鱼台某高中20余名学生斗殴致一死一伤”、“2017年2月衡水某中学初三学生斗殴致一死两伤”……诸如此类的暴力事件隔三差五地被媒体大肆曝光,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曾发布一组数据,上面指出在全面刑事犯罪总数中,青少年的犯罪指数就占70%以上,其中尤以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为甚,占比超七成。另据法制网舆情中心取样统计,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有近八成发生在中学生之间,中学生已经成为了校园暴力的主力军,其中高中生比初中生低10%。与此同时,近年来“女生暴力”发生率攀升,且手段之残忍比男生有过之而不及。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校园暴力案件致死竟达16。7%,这足见当今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形势之严峻。

    综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当下中学生校园暴力大致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从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来看,常常发生在较隐蔽的场所,如寝室、楼道角落、厕所、校园周边地区等,时间也大多集中在饭点、上下学途中和放假期间;从参与主体来看,呈现出低龄化、团体化、女生比例上升等特点;从发生契机来看,具有偶发性和报复性,往往是因日常口角而引发的冲动之举,当然也存在因受迫害心生不服,便想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情况;从手段和后果来看,极具残忍性,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围殴、凌辱、枪击……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更有甚者致残致死;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更是表现出网络化的新特征,如网络谩骂、散播裸照和不雅视频……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一旦这些暴力事件无法得到正常遏制,不但对其个人,而且对家庭、学校,甚至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受害者而言,不仅要遭受皮肉创伤,更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轻则从此自卑抑郁、孤僻寡言,重则精神失常、性格扭曲甚至轻生;对施暴者而言,长此以往则会养成以暴力解决一切的行为方式,轻则受处分被开除,重则违法犯罪锒铛入狱。对家庭而言,会影响其和睦幸福。对学校而言,既会扰乱其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大管理难度,又会对其形象和声誉造成巨大损害。对社会而言,这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极有可能在未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校园暴力的界定与类型

1。何谓校园暴力?

    当下,校园暴力已成为社会公众舆论所关注的焦点,但何谓校园暴力?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基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各个国家、地区的学者对其所做出的界定也都不尽相同。挪威心理学教授丹•奥维斯在调查归纳的基础上,第一个对学生间的暴力行为做出了解释——学生之间的威胁行为或攻击行为。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则将其定义为:“任何破坏教育使命、教学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 我国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佟丽华主任指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及周边地区,针对学生身体或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徐久生在其《校园暴力研究》一书中,将其定义为“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的身体和心理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 ”。可以说,他将师生及学校的财物毁损一并纳入了校园暴力的范畴。 美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综合干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86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