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统筹城乡背景下宜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2)

时间:2022-04-19 22:39来源:毕业论文
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相关理论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概括,现实指导意义显得还很不足。宜昌是湖北省西部重要城市,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

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相关理论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概括,现实指导意义显得还很不足。宜昌是湖北省西部重要城市,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出湖北省平均水平,但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选择宜昌为例探索城乡统筹框架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具有典型性。本文以宜昌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况出发,探索统筹城乡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推进宜昌城乡统筹发展。论文网

2统筹城乡背景下宜昌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概况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长江上中游节点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形较为复杂,西部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等区域多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中部丘陵地带,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1%。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0%[9]。此外, 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区域的岩溶地形较多,山水险峻秀丽,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而且宜昌的很多乡村旅游地距宜昌市区和邻近县城区大都在1 h—2h的车程。区位的优势,为宜昌市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图1宜昌市旅游交通环线 (图片来源宜昌市旅游局网站)

宜昌乡村旅游资源繁杂多样,拥有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六百多处。生态乡村旅游胜地、古代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悠久历史遗迹构成“壮美大坝、秀丽三峡、绿意宜昌”的乡村旅游城市形象[8]。与此同时,宜昌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远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三斗坪、长乐坪)。湖北旅游强县5个(秭归、长阳、五峰、夷陵、西陵),湖北旅游名镇2个(三斗坪镇、嫘祖镇),湖北旅游名村13个。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农家乐经营户4191家,其中湖北省五星级农家乐23家,四星级31家,三星级112家,农家乐规模、档次均居全省前列。发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宜昌市休闲农业示范点19个。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必将给宜昌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美好前景。

图2 宜昌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图片来自宜昌市旅游局网站)

但目前宜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其可持续发展。一是乡村旅游资源缺少整合和统一规划。部分乡村旅游接待设施的标准、风格及整体形象杂乱无章,乡村旅游资源整体美感受损,游客对乡村意象的感官享受遭到破坏。从业者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没有经过正规的旅游管理培训,对乡村旅游缺乏判断力,也难以确立长远的目标和制定长期规划[10]。目前绝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采用散户式独立经营模式,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很难最大利益化分配。缺少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园区和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制约宜昌乡村旅游可持续增长的瓶颈。二是融资渠道不畅通。许多被看好的乡村旅游项目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延期开发和建设,甚至荒废。由于资金缺乏,加上宜昌乡村旅游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一些乡村旅游地存在着交通不便捷、饮食住宿环境较差、卫生配套设施不全等方面的问题[11]。三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能力不足,客源不稳定。宜昌市乡村旅游客源多来自于宜昌市区和周边城镇。相比发达城市,宜昌市以及周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旅游消费水平自然也低。这是导致宜昌乡村旅游效益居低不上的一种桎梏。同时,大多数旅游点属于“等候型”的农家乐,缺少营销经验,客源市场波动性很大。文献综述

1999 年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宜昌作为“川鄂咽喉”是通往四川、重庆等等西部重要地区的必经之路,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为宜昌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也为宜昌旅游开发提供提供了良好外部生态环境。2004 年宜昌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被确立为三峡旅游的重要增长极和中心城市。2009年,湖北省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确立宜昌为鄂西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宜昌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动力产业培育。2011 年,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宜昌正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地带。作为湖北省重要核心城市,宜昌旅游业的发展也将给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统筹城乡背景下宜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288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