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微信朋友圈影响人际交往行为的新变量(2)

时间:2021-12-09 20:08来源:毕业论文
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王制篇》中谈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与人之间的成群合作是人类社

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王制篇》中谈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与人之间的成群合作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是无法脱离群体的人际交往互动行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变革,人们的交往行为也步入了移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和成熟,移动终端广泛的普及应用,社会逐渐步入了移动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书信,还大大借助了电子信息之间的交流。于是,各种网络交流社区顺势而生,对人们的人际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底推出的一款作用于移动终端的即时网络通讯产品。作为一个容量大、功能全的社交应用软件,微信自发布以来,用户量增长迅速。有数据表明,其用户在2013年7月已突破5亿,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微信就达到了这个数字。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论文网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向社交网络应用领域进军的重要功能,该功能于2012年4月开始加入微信当中。《2013中国微信活跃用户行为研究》研究显示,微信已成为中国手机用户日常网络社交应用最广的软件之一,而微信朋友圈,是用户使用微信最大的目的。数据表明在活跃微信用户当中,有76。4%的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微信朋友圈进行人际交往。

微信是虚拟传播工具的代表,其朋友圈传播机制与其他传统社交应用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作为时下使用最广的一种新型社交手段,它对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人际关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特殊性很值得去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微信朋友圈在人们之间交流传播的特点和机制,以及对人际交往行为所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理清思路,提出对策,构建良好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

(二)核心概念说明 

传统朋友圈。以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来看,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中心的铺开关系,这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朋友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差序格局的形成有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知识文化水平几种因素决定,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圈子的大小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

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是网络虚拟朋友圈中典型的特例,网络社交中的朋友圈可能是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朋友圈的,但是微信朋友圈却带有一定现实生活中朋友圈的特点。它由传统朋友圈和虚拟朋友圈相结合,同传统朋友圈一样由熟人、半熟人组成,也有一部分生活中的朋友。因网络社交不受地域空间等的限制,人们更容易借此接触到自己圈子外的陌生人,信息的交流互换更加顺畅,增强了与传统朋友圈外围的半熟人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差序格局的局限。

人际交往。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的思想模式、行为方法,社会基于互动交流合作产生,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社会进入了能通过多种方式沟通的信息时代,虚拟人际交往方式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更加多变起来。 微信朋友圈影响人际交往行为的新变量(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60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