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4)

时间:2021-11-22 20:06来源:毕业论文
国,根据我国 2012 年年底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9]中指出,把年满 60 周岁以上的公民就视为老年人。而在社会人口学的范围里,空巢家庭一般

国,根据我国 2012 年年底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9]中指出,把年满 60 周岁以上的公民就视为老年人。而在社会人口学的范围里,“空巢家庭”一般 是指身边没有子女共同居住,只剩下年老的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因此,本文就将“空巢老人”定义为那些生活在空巢家庭之中,不与子女一 起居住且年满 6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空巢老人”通常可以分为如下四种情形: 1。没有子女的老年人。2。既没有子女,又没有配偶在身边,独自一个人生活的老 年人。3。虽然有子女但是与他们分开居住的老年人。4。儿女们都远在外地,而不 得已守候在家的老年人。

(二)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一般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由子女或者是亲属来直接负责照料 年老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起居的方式。家庭养老,简单地理解,就是“在家里养 老”与“子女养老”两者的结合。中国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思想孝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的认知在人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然而伴 随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功能发挥上正在逐渐 弱化。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一般是指由养老机构(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等) 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日常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照料、健康护理以及休闲娱乐 等综合性养老服务的方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相比较,机构养老能够为老人们提供 比较专业、全面的养老服务,极大地减轻子女照料老人的负担。然而在当前中国, 养老机构所提供的床位数量却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同时养老机 构在提供服务时也往往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一般是指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 通过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等社区机构来为居家老人提供日常的助餐、助医、助 浴、生活护理、清洁卫生、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专业化养老服务的方式。这 种方式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它既弥补了传 统家庭养老服务中的不足,又缓解了机构养老促使情感缺失的困境,帮助老年人 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愿景。然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刚刚兴起,还仍旧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 在许多方面需要得到来自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文献综述

[9]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令第七十二号)》。2012-12-28。

(五)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一般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从接触、了解,再到帮助服务对象 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们会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 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工作研究等方法和技巧,运用现有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 相应的指导,帮助其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然而,本 文中的社会工作介入则更加强调的是在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居家养老这 三种养老模式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三 昆山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及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表 3-1:昆山市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

性别1。样本的性别构成

从表 3-1 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此次参与调查的 130 位被调查者中,男性有 64 人,而女性有 66 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 49。2%和 50。8%。从调查样本的性别分 布来看,昆山市男性空巢老人的人数与女性空巢老人的人数相近,男女的人数比 例比较协调。 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536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