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3)

时间:2021-01-05 21:00来源:毕业论文
PPP模式最早是在英国运用,接下来,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并广泛的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该模式提出了私营部门可以与政府部门一样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

PPP模式最早是在英国运用,接下来,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并广泛的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该模式提出了私营部门可以与政府部门一样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中,不仅对项目建设所面临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进行了合理有效地分担,还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部门资金短缺的难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项目融资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北京市地铁四号线工程项目、青岛污水处理厂、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项目都成功的运用了该模式。由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参与方多等特点,因此,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要多于一般项目。该模式自应用以来,风险问题一直是项目各参与方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在项目建设中,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与评估,以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PPP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现状使融资模式因其优势而备受青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管理工作备受关注,并得到项目各参与方的日益重视。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我国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相对落后的现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风险管理的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私人企业对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较为重视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投资的法律保障措施。PPP模式是一种以合同为基础的融资模式,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合同双方的谈判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国际上许多应用融资模式的国家己经相继出台了有关模式的规范性文件,以保证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顺利应用。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融资模式的专项立法,以往制定的有关民间资本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法律法规也并未考虑融资模式的特殊要求,导致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一些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难题也无法得到较好地解决,造成投资者信心缺乏,更进一步加大了项目融资的难度。金融市场有待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受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发达国家金融体制完善,在通货膨胀、利率风险方面可以利用一些衍生工具来规避金融风险,而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金融体制相对不完善,所以,无法很好地利用金融工具来进行金融风险的规避。

2.生产中管理不当而产生的风险问题。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后投入运营,每个阶段目标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项目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公司缺乏有效地监管制度以及施工单位管理不当,会导致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工期进度拖延、质量不合格、技术指标不符合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这些都会造成不必要的费用开支,使得项目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减少。

3.风险管理技术比较薄弱。在我国,一些先进的、成熟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技术还未得到较好的应用,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给项目管理者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带来一定旳难度。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来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针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己经持续很长时间,一些项目管理公司都具备不同类型项目的风险研究报告和风险管理资料,这些资料和报告对项目管理者进行融资风险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国内有关项目风险的研究报告和资料相对较少,即使一些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也没有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和总结,给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678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