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探讨(3)

时间:2017-04-09 14:05来源:毕业论文
为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解决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福利政策,1994 年开始的安居工程,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


为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解决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福利政策,1994 年开始的安居工程,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1998年正式启动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同时国家还在1998年下发文件,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的廉租房政策,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从文件内容看,明确提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文件将廉租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次明确廉租房取代经济适用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中心。

(二)城市公共基础建设
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原因一直在全国处于比较特殊的位置,所以它在住房市场化、城市建设及其他的改革措施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另外我们不难发现,上海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有相当部分居住在棚户区和石库门,以棚户区和石库门为代表的老城区是上海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拆迁改建的对象。拆迁改建,既是房地产市场化、商品化以及城市拆迁的过程,同时也是重组社会关系网、市民变换社会居住地、社区生活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会涉及到社会保障、社会排斥、社会救助、福利住房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问题,同时也会涉及到社会变迁、人群分化、社区重建等社会学所关心的问题。曾经陪伴了上海人整整一个世纪熟识而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传统习惯以及旧日街景,随着城市拆迁中老街、旧房、弄堂的消失而消失;那推窗看得见邻家饭菜的亭子间、叫卖的吆喝声声入耳的石库门弄堂、高低不平穿着皮鞋在上面走路会发出动听脆响的弹格路这些老上海的风景,已成为和将成为一种怀旧文化被人们收藏在记忆中,并沉淀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同样的这些人住进了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空间宽敞了生活方便了,却少了生动的生活情趣和浓浓的人情。因为弄堂文化在城市拆迁中被肢解了。上述提到的种种市井图景也随之消逝。而弄堂文化,其实是“老上海风景”中最重要也是最迷人的风景。 


(三) 文化遗址
人们在市政建设里,感受到了生活的飞跃发展和改善,然而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渴望任何一个文化的丰碑可以被保留下来,因为我们热爱文化,更因为我们怀念历史。
一位著名的艺术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承载二十年历史和文化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之为文物。”
专家普遍认为,部分遗址目前处于尴尬境地的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案例被舆论发现和披露,专家也在讨论给这些遗址恢复其应有名分和地位的方案。 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探讨(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7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