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2)

时间:2019-10-23 19:05来源:毕业论文
(二) 文献综述 1.何谓同性恋同性恋是指其性欲对象以及心理情感对象均为相同性别的人,而表示同性恋这一含义的单词homosexuality ,最早是由一位匈牙利


(二)文献综述1.何谓同性恋同性恋是指其性欲对象以及心理情感对象均为相同性别的人,而表示“同性恋”这一含义的单词“homosexuality” ,最早是由一位匈牙利作家为抨击德意志颁布的处罚男性同性间性行为的宪法而提出的, 以用来替代含有歧视和贬义色彩的“鸡奸者” (pederast)。[1]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更多种类的情感类别出现, 而 “同性恋” 已经显然无法将其完全囊括, 所以 “LGBT” 应运而生。 “LGBT”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分别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 、男同性恋者(Gays) 、双性恋者(Bisexuals)和跨性别者(Transgender)[2],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世界上多数英语系国家的认同和采用,并且成为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而在国内,很多人会用“同志”一词来指代“同性恋” 。 “同志”原意为“志同道合的人” ,但在1989 年香港导演林奕华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的意思来命名自己举办的第一届同志电影展之后, “同志”便又多了一层意思。[3]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 国内大众对同性恋还有一些其他的称呼, 如称男同性恋为 “基佬” 、 “蔷薇” ,称女同性恋为“拉拉” 、 “百合”等。2.国外同性恋研究概述国外对于同性恋的正常研究始于 18世纪的社会改革思想家杰洛米•本森,在此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的学者大多将同性恋当做是一种病态的行为。 但西方的学者作为同性恋研究的先驱,对同性恋问题的研究更为透彻、全面,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的。在精神分析学中,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阶段中的抑制或停顿,并不是一种病态的行为。[4]而作为解构主义家,福柯将传统的以异性恋为中心的结构瓦解了,他认为同性恋首先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结构。[5]在福柯之后,由著名女权主义者罗丽蒂斯提出的“酷儿理论”开始在西方流行, 她认为男女同性恋已被重新定义为他们自身权利的性与文化的形式。[6]Peter BWood和 John P Bartkowsk 通过研究认为,很少接触或没有接触过男同性恋者的人,以及对同性恋有恐惧心理的人,对建立保护男同性恋的法规更多持反对意见;反之,有过与同性恋者接触经历的人,以及对同性恋持有积极态度的人可能更愿意接纳同性恋。[7]Louderback 和 Whitley 研究发现,男性异性恋者对男同性恋的态度要比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消极, 女性异性恋者对女同性恋的态度要比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更消极。[8]Hinrichs DW 和 Rosenberg P J 则指出,尽管差异并不大,但是女性对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相关问题的态度比男性的更积极。[9]3.国内同性恋研究概述国内对于同性恋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之后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止。这其中,王小波和李银河夫妇、张北川、潘绥铭等都是对同性恋研究做出过很大贡献的学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都致力于此项研究。余放争、杨国纲、余翔在《同性恋研究国内概述》中指出,我国在上个世纪80、90 年代时仍将同性恋定义在疾病层面。[10]1989 年至1991 年,著名社会学家王小波和李银河夫妇进行了有关男同性恋的调查研究并发表了报告, 同性恋问题才开始更为全面地进入公众的视线。李银河更是整理并重新增补内容出版了《同性恋亚文化》一书,并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亚文化,而同性恋者则是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的亚文化群体。直到 2001 年中国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才重新定义了精神病标准,并指出同性恋者不是精神病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11]。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12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