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河南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2)

时间:2019-08-19 19:08来源: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关系着企业其他各项资源,具有导向作用,直接控制着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进程。所谓的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根据岗位的需求和人员的特点,在合适的


    人力资源关系着企业其他各项资源,具有导向作用,直接控制着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进程。所谓的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根据岗位的需求和人员的特点,在合适的岗位配上合适的人,人力物力相结合,进而实现企业的总体效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越来越被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只有在合理的配置下,才能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为着眼点,分析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为河南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具体的相应对策。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就是狭义上的人力资源,指人的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即人力资源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劳动者的全部潜能的总和,是为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的人。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就是通过考核、选拔、录用和培训,把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及时合理地安排在所需要的岗位上,使之与其他经济资源相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活动,使得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生产率,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力资源配置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的利用人力,因此,怎样更好地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关注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并且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是在2011年6月18日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这一通知根据企业员工数量、营业收入、资金总额和行业的特点把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以工业企业为例,主要依据员工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员工数量在1000人以下或者营业收入在4000万元以下的被划分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员工数量在300人及以上并且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为中型企业;员工数量在20人及以上并且营业收入在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员工数量在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源配置的产生与发展
人力资源配置最早出现于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早期苏格拉认为:由于社会需求多种多样,所以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早期的社会分工方法是由专门的人做特定的工作,这样的分工可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状况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当今时代,计划经济体制比较严格,人力资源配置与物质资源相互配合。然而这种配置形式完全由专人负责,不存在歧义,所有的工作都由专人分配,所以人力资源配置不存在分歧,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渗透,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由单一的国有制向国有、私有、集体所有、组织所有与地方所有以及外国所有的多元化体制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实体。企业组织作为经济的支配者,在考虑自己目标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人员来完成。同时劳动者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与愿望。由此,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也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单一型向多元型分化。就因为人力资源配置主体的分化,促使了人力资源配置主体的独立性与个性化。进而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能够顺利进行。 河南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79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