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寂寞的消解:失独家庭的关系重构研究(2)

时间:2019-03-02 14:51来源:毕业论文
1.1 研究背景 据2012年5月9日《广州日报》报道: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高达7.6万个,全国有超过百万的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且该数据处于增长趋势,


1.1  研究背景
据2012年5月9日《广州日报》报道: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高达7.6万个,全国有超过百万的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且该数据处于增长趋势,也就是说我国的失独群体正日益庞大。穆光宗在《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一文中指出,据统计在1999年全国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达到了约9000万,并以至少每年500万的数量逐年增加着,直至今日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已达到1.5亿左右。有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在25岁之前死亡的人口数量大约占总人口的5.4%,有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这项统计结果意着有大约1500万个家庭正遭受着失去独生子女的痛苦。
1.2   研究思路和目的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是利用个案访谈的形式与失独者进行交谈,通过家访以及半结构式的访谈收集资料,以此对失独者的家庭情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对失独家庭进行一系列的定量及定性分析,以期论文最终能获得以下结果:
通过家访和半结构式访谈对所调查的失独家庭的具体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明确现阶段家庭关系以及存在哪些困境,对外部社会支持情况有大致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问询相关专业人士,对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重建其家庭结构提供一些新思路和解决办法。
1.2.2    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失独者”个人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等各方面的分析,提炼出能够有助于“失独家庭”家庭结构重构的有利因素。接触以南京为例的失独家庭,了解当前失独家庭的家庭结构现状。并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些有利于失独家庭结构重构的结论,从而帮助更多的失独家庭摆脱阴影,实现家庭幸福。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的意义
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在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三十年中,失独家庭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直至今日不得不说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在我国社会中,失独家庭的数目已达到百万之多,他们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痛苦和压力,而且面临着养老问题难以解决的困境,亟待国家和社会向他们伸出援手。因此,探讨失独家庭的关系重构,不仅能够在学术层面上丰富和发展关系重构的理论,更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家庭关系上的帮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3.2    研究的方法
由于选题的特殊性,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本文的研究采取了探索性研究与观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得出所需要的结论。
1.    文献查阅法
对现有的针对失独家庭的文献研究进行回顾,了解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便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观察法
       对失独家庭进行多次家访,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家庭结构成员等有一定的了解。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在访谈中研究对象可能有不愿意表露内心想法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笔者结合自身的观察,以便获得较为准确的研究资料。
3.半结构式访谈法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较为有代表性的失独家庭作为访谈对象,每次访谈内容中几个基本问题和访谈走向基本固定,一些较为深入的问题则根据当时情况进行 寂寞的消解:失独家庭的关系重构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07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