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国际性会议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研究(3)

时间:2023-09-17 13:57来源:毕业论文
蓬勃发展的志愿活动需要大量的志愿者。高校拥有丰富的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可以动员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志愿活动之中。于是,经常会有各种志愿活动

蓬勃发展的志愿活动需要大量的志愿者。高校拥有丰富的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可以动员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志愿活动之中。于是,经常会有各种志愿活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并且给予一定奖励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大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同时也体现了高校对志愿活动的支持。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大学生志愿者用其独有的奉献热情、团队素质和文明风貌,展现了中国礼仪,体现了杭州特色,构成为峰会期间重要的服务力量。与一般的活动相比较,G20峰会对志愿者服务的要求,从动员、招募到选拔、培训,从时间跨度到服务领域,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共青团杭州市委周扬在记者采访谈到,“G20峰会志愿者是亮出杭州青年国际范的最好形象代言人,‘办好G20,志愿我先行’已成为杭城志愿者的新口号” 。同时杭州峰会更是让杭州的志愿服务工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这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中,极具有典型性。G20峰会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杭州师范大学作为本次会议大学生志愿者的浙江省15个重点招募高校之一,有大量学生参与会议的志愿服务。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以G20峰会为例,研究国际性会议中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二)核心概念界定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不计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出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提高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和服务。和一般的政治经济活动相比较,志愿服务活动具备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个特征。西方学者Wilson 在2000年提出了“志愿行为”(volunteering)的概念,他认为志愿行为是为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无私付出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指出志愿行为具有自愿性、计划性、长期性、组织性、非营利性和互动利他性等特征。

动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直接推动个人活动为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作为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发生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需要和欲望会引导做出相符的行为。正因如此,志愿服务动机是激发人们产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内部刺激因素,也是为满足需求的一种表现。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类型

在分析志愿服务动机时,我们可以借鉴多种理论。其中,最为主要地是: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人的行动受这些需求驱动,在不同时期因具有需求的差异会导致人们行为选择的差异。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无疑是其需求的产物。

2。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强调在社会互动中的社会行为就是一种商品交换。继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做出一些付出的行为获得报酬。正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用时间和精力可以得到称赞、荣誉或者声望,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对于接受者而言,既得到了帮助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而施助者既能收获友谊或赞誉,也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3。利他行为理论。许多学者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秉承利他主义,不期望日后回报而出于自愿的行为,即“我为人人”。客观地说,利他主义是被公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最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把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分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荣耀动机、奉献动机等四类。论文网 国际性会议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620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