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研究(2)

时间:2018-06-13 16:18来源:毕业论文
致 谢 17 附 录 18 一、绪论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 法律 法规,是为保障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的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


致 谢    17
附 录    18
一、绪论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是为保障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的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退休后的老年人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而就养老保险本身的实施范围来看,作为社会基本保险涉及到千家万户,费用收支规模十分庞大,并且就目前情况来说,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这样的特征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也会冲击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背景
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起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几经波折,但总的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阶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段    1951-1965年    1966-1976年    1977-1992年    1993年到现在
主要工作    建立全国统一制度,以及逐步趋向正规化和制度化阶段    由于文革,遭到重创,养老保险中断阶段    中断后的恢复和调整阶段    实施创新改革阶段
在最重要的第四阶段中,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创建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近十年的改革与建设努力之后,我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初具雏形,形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险体系。就最新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末时,我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25673万人。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均稳步发展,对于养老保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如何保证城乡之间公平性、流动性等问题,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重重阻碍,协调好城乡之间的问题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要求,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14]。
(二) 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弊端,本文以四川省养老金核算问题为切入点,应用比较分析研究法比较城乡之间存在的天然差异,总结因该差异而带来的养老金核算差异,同时查找与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养老、养老金核算相关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为论文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访谈法对目前在四川省养老保险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问题访问。首先就研究背景方法等逐一介绍,接着就目前我国以及四川省城乡人口现状以及养老保险现状差异进行阐述,再就目前现状下养老金待遇核算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试图解决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可能面临的阻碍。
(三) 研究意义
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的是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来说,研究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工作,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保障广大城乡参保人员的权益,对于健全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4]。
1、 理论意义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