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上海艺术市场的勃兴离不开长三角这个经济发达区域的支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腾飞的确为上海地区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仅如此,江浙沪一带文化底蕴甚是深厚,自古已有收藏书画的传统,无形中又为上海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
90年代初,拍卖在中国内地得以推广,相继在以商业为中心的上海和以文化为中心的北京两地,形成了两大艺术品交易区域,在这两个艺术市场区域,陆续成立了多家拍卖公司。每个拍卖公司各自有着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随着拍卖业十几年的发展,拍卖成交价格的公开化,私下交易演变为公开交易,艺术品交易量的不断攀升,其拍卖成交金额的逐年刷新。艺术品拍卖近二十年的历程,于其中有着上海对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着重贡献,同时这二十年的发展也对上海的艺拍业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 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发展历程
1、 上海艺术品拍卖曾是中国的“半壁江山”
追溯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二十年的历史,很多业内人士都会回忆起最初的朵云轩——国内第一家拍卖公司(在1993年6月20日于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成功举办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 那段时期,朵云轩的拍卖业绩一度独领风骚,其也成为我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的风向标。1996 年,朵云轩所上拍的傅抱石“八开山水人物画册”,成交价格为320万,这项拍卖也创造了当时中国内地傅抱石作品的最高成交价。
以文物商店为背景的上海敬华拍卖公司则是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界的首屈一指。上海敬华于2001年筹建首拍,他的第一次就如此出彩,大有承继朵云轩的势头,它的成交额排在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界的前三甲,仅次于北京的嘉德与瀚海。时至今日,若某件瓷器曾经由上海敬华拍出,则依然是判断其价值的标杆之一。
曾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多年,并参与上海敬华公司筹建的季崇建先生另立门户创办的上海崇源拍卖公司曾以甲骨文、周宜壶等艺术品的拍卖让上海的艺术品拍卖扬名国际。同时,工美、嘉泰、道明和国拍等艺术品拍卖公司形成的拍卖梯队也以各自的方式在上海聚集着拍卖的人气。
2、 二十年上海艺术品拍卖业停下脚步
随着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地跌宕起伏,一些艺术品拍卖公司,诸如敬华渐渐淡出收藏人的视野;崇源也走出上海,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港澳地区的拍卖经营。有些艺术品拍卖公司因自身规模的设限,不堪承受雄厚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从而将拍卖内容转至其它产业,如房产、实物等,已非纯粹的艺术拍卖而成为综合性的拍卖公司,这种现象又进一步降低了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2011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近现代书画全面低迷的现象,这无疑又使主打海派书画的上海拍卖业承受了雪上加霜的打击。在上海拍卖业浮沉的几年中,北京保利横空出世,北京诚轩稳扎稳打,北京匡时迅速成长,杭州西泠印社来势汹汹……就拍卖交易中心来说,上海亦再难与北京、香港同日而语,甚至一些熟悉艺术品拍卖界的人觉得,原本号称“江南第一”的朵云轩也要被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所取代。与此相伴随的是,当北京等地新一代收藏家的个人艺术博物馆纷纷问世时,新一代的“海上藏家”则略失风骚。当然,“海上藏家”之所以不能与北京等地的收藏家相较也是因为上海人的性格有一种不喜张扬的特点。然而,拿半个多世纪前的海上收藏家作为标尺,如今的上海艺术品收藏家的高度却也只能用四个字来评价,那就是“高山仰止”。 上海艺术品拍卖业现状及对策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