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村地区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探析(3)

时间:2018-04-09 22:24来源:毕业论文
3、 精神生活匮乏 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而


 3、 精神生活匮乏
   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而在农村,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问题并不重视。空巢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陪伴,会更容易产生心情郁闷,睡眠失调失眠等问题,更严重的可能会形成抑郁症。同时,农村老人的社交圈很窄,他们的精神生活极其匮乏。
(四) 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
赵素梅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其对策》 中指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生活、精神和人身安全四个方面,家庭规模变小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张宗奇在《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 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使得“儿女绕膝”的观念深入老人心中,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子女到城市务工,老人缺乏与子女交流的机会,给老人带来了精神创伤,增强了老人的孤独感,甚至引发了身体疾病和精神障碍。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方面的问题,梁硕轩和吴慧娟在《关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 中指出要全方位探索农村老人经济保障的新模式,一是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经营规模,二是要建立农村老人生活补贴制度,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农保覆盖面,四要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针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张哲飞在《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    表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表现在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困难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两个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的重要保障。
三、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1、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把整个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组织体,该组织要透过不同架构之间的互相依赖来文持平衡,其中一个元素功能发生问题,其他的架构将做足够的改变以文持、回复整个社会体系的平衡。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秩序与稳定,认为社会需要注重于个人需求。
该理论相信每个社会部门都有其功能,老人在社会体系中也有其价值。老年人累计经验,将文化传给下一代。老年人与社会不是隔离孤立的,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在本身而在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应用在老年问题时比较乐观,因为老年问题的存在只是暂时性紊乱,可引起其他部门的改变来修正这种失调。

2、撤离理论
  撤离理论是昆铭和亨利在1961年提出的。他们认为,老年人有脱离社会的倾向,社会现有的制度也会让老年人从社会中脱离出来。年老而健康变差、活动减少、退休、丧偶或子女离家等是老年人与社会互动的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撤离理论强调,当老人从社会逐渐退出时,社会亦有意无意排斥他们参与社会事务。如:退休制度半强迫半期待地等老年人从岗位上撤下来以利年轻人补替,这是一种双向撤离。(A)老年人可主动从岗位撤离。(B)倘若老年人是随着社会结构运作而被迫撤离,他们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去适应撤离后的生活。这种社会运作旨在将老年人撤离社会制度化,以便协助其在退出后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当老年人和社会双方面的撤离顺利完成时,老人便可安享幸福的晚年。
很多撤离理论的学者强调老年人与社会双方面的撤离是自然的、无可避免的、自愿的、正常的和普及的。其实撤离理论涉及个人、社会、文化、经济等众多因素。在双方撤离时间和形式方面,是否能考量老年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其个人意愿、心理、生活形式等因素,考虑他们撤离的时间、文化背景、人口结构等,这样可以降低老年人从社会撤离的失落和挫败,提升其晚年的生活质量。 农村地区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探析(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275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