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济源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研究(2)

时间:2018-03-24 09:17来源:毕业论文
一、 文化资源概述 (一) 文化资源的内涵、类型和特征 长久以来,很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一些 系统 的描述,或广义或狭义。


一、    文化资源概述
(一)    文化资源的内涵、类型和特征
长久以来,很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一些系统的描述,或广义或狭义。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汤晖、黎永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将人类活动及其产生的一些结果都视为文化资源;再比如,刘婷的观点认为文化资源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是指凝聚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文活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或者活动。
在这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这里所要描述的是文化资源比较宽泛的概念,即: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有形无形的,具有文化价值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并且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前提准备的资源。
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应该是清晰地界定文化资源的概念,其次是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归类。要想很好的认识文化资源,必须要首先加强对文化的认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是多样的,与此相对应,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同样是千差万别的。文化资源的构成要素是非常宽泛的,一般来说,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的文明成果及其承载着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事件、物件乃至一些名城、名人、名画等,都是某种形态的文化资源。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文化资源划分为可开发资源和不可开发资源等;从内容上看,我们可以把文化资源划分为民族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至今,对文化资源进行研究的有很多,但是由于文化资源十分宽泛,再加上各自研究的立场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文化资源的分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目前,对文化资源最常见的分类方法还有特征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物态分类法等。
完成对文化资源类型的划分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弄清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内容以及文化资源在当代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点,以便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文化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具有一般生产要素的物质成果转化性,通过对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的挖掘,再以产业化开发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可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化,包括:文化服务产品、文化实物产品及其各种衍生形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除了具备有一般资源的共性特征以外,其本身还具有许多个性。
第一,文化资源的文化性。任何一种文化资源,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存在,它必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一定的文化要素,具有文化特征。文化性是文化资源的本质属性,文化属性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基础,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文化资源具有各自特有的文化特质,因此只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文化特性,才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进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要素和源泉。
第二,文化资源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由于其发展的历史形成不同,以致于各个地区所存在的文化资源也各有特点,从各地举办的文化节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一点。比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商丘火神台庙会、鹤壁云梦山草原踏青节、许昌三国文化周、济源黄河三峡母亲节、中国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等,如此丰富的文化节体现了各个地区文化资源鲜明的地域性。
第三,文化资源的共享性。文化资源的地域差异性特征产生了各地文化资源之间的互动共享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种类型的文化资源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文化本身从欣赏和享用的消费视角来看,文化资源也具有人类的非独占性。更进一步讲,任何文化资源要想在当代变得生动活泼,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就必须与当前人们的精神生活相联系,文化资源的这种共享性丰富了各地人们的文化生活,强化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济源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16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