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农民接触法制信息的动机渠道及效果调查分析(2)

时间:2019-10-12 18:57来源:毕业论文
首先在我们采访当中发现,许多农民并不认为张虎的行为违法,也不清楚什么是非法集资。其次在事件发生以后虽然农民有上访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等文权


首先在我们采访当中发现,许多农民并不认为张虎的行为违法,也不清楚什么是非法集资。其次在事件发生以后虽然农民有上访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等文权行为,但采访当中却没有一个农民想到利用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来文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徐州地区的主流媒体当中(包括《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彭城晚报》和徐州电视台)只有《徐州日报》在2013年11月13日有一个豆腐块大的报道而且没有后续报道。最后就是我们发现在事件过后(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农民对法制宣传的信任度下降并且变得不愿意接收法制类信息。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是:为了研究现实生活当中的法制环境对法制信息传播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即传播过程背后的社会系统)?如何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能够主动获取、分析和利用法制信息并能够使用媒介文权(受众)?媒介如何更好地针对农民进行法制信息传播(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进行法制信息传播等,笔者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和问题进行了两次实地调研,获得了研究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为了了解法制信息在苏北农村的传播状况,传播效果以及发现传播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以便于法制信息在农村更为有效地传播,使农民可以树立法制意识,解决日常所遇的法律问题,减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更好地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下属的乡村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调查了120位农民,其中有效问卷116份,问卷的问题设计程度划分为五度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精确性。对邳州市和铜山区下属村镇的15位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了这些地区的法制信息传播概况,法制信息在这些地区的传播形式以及农民对法制信息传播的态度,接受情况等。
问卷调查是以随机拦截填写的方式而没有按照严格的概率原则进行随机抽样。最后,运用 SPSS18. 0 进行统计分析。(方便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
2.研究地点的选取
以往对江苏省进行的农村信息传播研究当中,往往偏重于苏南地区的农村的研究而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苏北农村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文化水平的相对薄弱和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法制信息传播困难更大,问题更为严重的现状。所以笔者认为苏北农村更有研究的必要性,更能够体现农村法制信息传播中的诸多问题。
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交通枢纽,华东重要的门户城市,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下辖五区、二市、三县。人口2013年达到1006.8万,从事农业人数500万左右,外出务工人员众多,也是是江苏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产地之一。
铜山区是苏北经济较为发达的区之一,而且农业和工业都比较发达。棠张镇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下设28个行政村,共5.3万人,交通便利,养殖业和果蔬种植业十分发达,尤其是蚕桑产业,几乎家家种桑树,户户养桑蚕,是当地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其下属棠张镇也是村支书张虎非法集资并携款逃跑事件的发生地。
3.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
在116位农民组成的随机样本中,男性占39.7% , 女 性 为60.3% 。主要是 20- 29 岁和 40 -49 岁两个年龄段中的青壮年人,平均年龄 40.4岁。他们绝大多数接受了初中及以上程度的教育 ( 占样本 82.8%)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0.7%,这些大学生农民多是新时代农民工的身份。其中男性以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多,而女性以家庭主妇和手工劳动者的身份为主。 农民接触法制信息的动机渠道及效果调查分析(2):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406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