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范文 >

关于教师面部表情与小学生课堂交往行为主体差异的研究(2)

时间:2017-06-24 22:29来源:优尔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思文尚且处于萌芽状态,不能与老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进行非言语行为的交流,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思文尚且处于萌芽状态,不能与老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进行非言语行为的交流,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2]而优尔年级学生又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与三四年级的学生相比,五年级学生的思文能力以及在课堂上与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交流方面,尤其是对教师的面部表情的识别更胜一筹,故本研究随机选取川汇区实验小学五年级3个班并从中随机抽取50个男生50个女生为研究对象。五年级老师对学生的成绩印象以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为基点,且在本学期从开学至期中考试,短短2个月的时间,学生的流失,座位的变化以及教师的调动的发生都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本次研究的效度是可信的。本次研究旨在研究以下四个问题:教师的面部表情与课堂交往主体[3]在性别,班级职务,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就方面的关系。
课堂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4]在这里,我们只研究师生之间的交往。从给人的感觉不同,我们将教师的面部表情划分为温和型,中间型和严厉型,温和的面部表情包括微笑、鼓励、亲切等使人感觉温馨舒适的眼神和表情,严厉的则是指鄙视,怒视,厌烦等不能使人感觉温馨舒适的眼神和表情,中间型的面部表情指严肃,盯视等不具有感情色彩的面部表情。目前,我国小学课堂采用的是一种多元的综合教学形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分为4种,即提问,答复,要求,评价。[5]其中,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给出的答复又分为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7]
 一、教师面部表情与学生性别的关系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结果    √    ×    √    ×
    选项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女生    数量    0    21    29    7    19    24    1    32    17    12    23    15
    比例    0    42%    58%    14%    38%    48%    2%    64%    34%    24%    46%    30%
男生    数量    1    14    35    9    30    11    2    23    25    24    16    10
    比例    2%    28%    70%    18%    60%    22%    4%    46%    50%    48%    32%    20%
                      表1—1
注:A、怒视着我,很生气     ** 以下的表格和图表中的A、B、C
B、没什么明显变化          所表示的意思均与此相同。
C、微笑着鼓励我
(一)学生主动回答
    由表1—1可知,在回答正确时,58%的女生得到老师的回馈是微笑,42%的女生认为老师的表情则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同样的情况男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0%,28%。只有2%的男生得到的确实老师的怒视。这说明当学生主动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老师给予男生的微笑稍多于女生。在回答错误时,老师给予14%的女生以怒视,48%的女生以微笑鼓励。同样的情况,男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22%.相比之下,老师给予女生的微笑鼓励多于男生。说明当学生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答案错误时,老师给予女生更多的温和型表情。这可能与学生的性格有关,大部分的女生是属于“脸皮薄”的类型,老师给予其更多的温和型表情对其是一种关爱和鼓励。 关于教师面部表情与小学生课堂交往行为主体差异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98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