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范文 >

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2)

时间:2022-10-29 11:08来源:优尔论文
1931年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红一方面军主力3万余人需利用夜晚的掩护,从两股敌人之间约20公里的缝隙中跳出去。这一行动能否成功,关键是保密。

 

1931年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红一方面军主力3万余人需利用夜晚的掩护,从两股敌人之间约20公里的缝隙中“跳”出去。这一行动能否成功,关键是保密。行动开始后,担心无线电信号可能暴露红军的行踪,便找来电台人员,要求亲自保管电子管,当得知电子管极易损坏时,改为拿走电键,交给警卫员,要求不到目的地,不许任何人取走。此事虽小,却体现出对保密问题的极端重视。

 

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关于突围的传达范围只限于政治局和中革军委的成员,对于其他高级领导干部,只允许“知道他们职权范围内需要执行的必要措施”。因此,长征的全部准备工作都是在极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长征出发前,朱德、、项英在《关于第一野战纵队组成及集中计划的命令》中对保守军事秘密提出具体要求:“应加强警戒,封锁消息,各部队机关一律用代字,极力隐蔽原来番号名称。关于行动方向须绝对保守秘密。每日出发前,须检查驻地,不得遗留关于军事秘密的文字。”正是由于全全军以及根据地人民严守秘密,才使如此庞大的行动未被敌人发觉。长征途中,各部队由政治部主任和保卫部门、民运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检查组,检查群众纪律和有无失泄密隐患。部队所经之处,凡发现有遗失的文电甚至丢弃的废字纸,都会回收处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央迅速部署,着手对军事保密工作进行大检查,系统总结保密工作的经验得失,为在全面抗战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进行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2):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10117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