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II和C反应蛋白的干预

更新时间:2015-1-1:  来源:毕业论文
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II和C反应蛋白的干预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很多临床病例表明中药辩证治疗高血压收效甚佳,同时,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中药对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及C反应蛋白水平有明显的干预作用,本文就相关文献加以分析。
论文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药,血管紧张素,反应蛋白
  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全世界平均发病率10%,而我国平均发病率7.73%。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疾病,其发展极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生同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多或活性增强,舒血管物质减少或活性减弱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间相互作用显著影响着血压的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
  一、血管紧张素II
  目前很多研究结果认为,机体存在独立的AngII生成途径:(1)ACE依赖的AngII生成(常规途径);(2)chymase依赖的AngII生成;(3)非ACE非chymase依赖的AngII生成,如激肽释放酶、组织蛋白酶等,为第三条途径。AII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八肽物质,肾小球球旁细胞分泌的肾素激活由肝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然后经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生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I,AII是体内最强的缩血管剂,它可使全身微动脉和静脉收缩,可使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对肾小管重吸收Na起促进作用,AngII能直接收缩血管,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肾小管而促进Na和HO的重吸收,引起肾小管储留,且能直接作用于肾小球而抑制肾素的分泌,从而是血压升高。AII不仅可与交感缩血管血管纤文末梢上的突触受体结合而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E)胞裂外排,还可以作用于第三脑室前腹侧区域的AII受体加强交感缩血管紧张性,使血管升压素(AV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增加;AII能显著地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通过与心内特殊传导组织作用而使心率增加。它与血管壁平滑肌受体结合,刺激平滑肌的分裂、增殖,收缩血管壁平滑肌。
  二、C反应蛋白
  随着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是炎症、感染、组织损伤、坏死和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CRP在健康人群中浓度很低,其浓度升高提示许多炎症、感染事件的发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在各种炎症过程及组织坏死、组织损伤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疗效判断都有重要价值。CRP是一种机体急性期反应蛋白,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标记物,由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控制着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在调节血管紧张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内皮功能失调是高血压的特征性异常变化之一,较高的血压水平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低相关。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受损可能与血管内皮长期受高压和异常血流冲击有关,损伤的内皮可以引起炎性细胞粘附,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进入受损的细胞内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细胞因子又刺激肝细胞合成CRP。CRP影响血压的可能机制:①炎症介质可以激活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自细胞释放内皮素-1及内皮素-1免疫样激活物,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②CRP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释放的NO及前列腺素减少,使其舒张血管、抗血栓、抗病原的特性丧失,这些改变在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③高浓度血清CRP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动脉内膜增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导致血管重构阻力增加。④高浓度CRP直接参与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对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减弱,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三、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http://www.youerw.com/
  高血压病应属于中医学疾病中的眩晕、中风、肝阳上亢之类。但此三者并不完全等于高血压病,而是互相包括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应从内因为主,外因只是某些兼证的发生原因,高血压病的形成主要是肝肾两经的阴阳消长失去平衡所致,而除了七情、优欲、饮食、起居等因素直接作用于肝肾二经外,心经、冲任二脉失调亦能促使肝、肾二经阴阳失调,而使本病发生和加剧。李氏认为正气不足是高血压发病的根本内在因素,七情郁结、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是引发该病的直接诱因,“精血亏耗,机体失养”是高血压病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质因素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陈建鸿,杜建等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有4种:①体质偏盛偏衰②七情内伤,心肝火盛③劳逸失度,气血失调,④饮食失节,痰浊内蕴。钱氏认为风、火、痰、瘀是其因,阴阳动态平衡失调是病机,病位主要在肝、心、肾,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龚一萍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肝肾阴阳调节失衡。其病理机转有虚实两端:实证肝气郁结为始,而后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肝气不疏,心气不展,气滞血瘀,气滞痰凝。
虚证肝郁化火伤阴而致肝肾阴虚;或肝气虚,木不生火,子病及母,而致心气肾气也虚,气虚血瘀,气虚水停,病久心肾阳虚。眩晕病证,中医历代医家有很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严用和第一次提出优淫、七情所伤致眩说;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致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出了详尽论述;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的理论。
  2、中医辩证治疗
  眩晕的辩证要点主要在辨脏腑、虚实、标本,治疗原则主要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临床分型主要有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窍等。但临床常见肝阳上亢及痰浊上蒙证型。《丹溪金匮钩玄·优郁》强调:“气血冲和,诸疾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也。”长期忧郁恼怒,气机郁滞,郁而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多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甚至卒然昏倒。故张景岳说:“此等证候原非外感风邪,总由内伤血气也”。《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有学者调查了1239例高血压患者,头部症状为1082例,占87.33%。症状的临床意义显示了以人体上部为主的规律,说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以上部病状为主,与高血压的常见临床表现一致。龚氏认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导致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临床有很多患者服降压药后,虽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但头晕、头瘾等症状不减轻,使患者很苦恼,中医辨证施治可解决此问题。临证之时应该综合地灵活地把握高血压辨证治疗的规律,实证以平肝熄风、清热泻火为法,拟方宜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虎杖、黄连、地骨皮等;虚实夹杂者治以补益肝肾、熄风清热、活血化痰,在上述方药的基础上加用桑寄生、淫羊藿、杜仲、黄芪、川芎、瓜蒌、前胡等。
  四、中药治疗高血压与血管紧张素II的相关性
  很多研究表明中医药辩证治疗高血压有确切疗效,并与血管紧张素II有一定的相关性。石氏等研究认为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ngII含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AngII是检测原发性该血压病疗效的可靠而且灵敏的指标。陈氏等应用首乌降压胶囊(首乌、枸杞、珍珠粉、钩藤、怀菊花、夏枯草、川芍等)治疗高血压病人34例,并与卡托普利组对照,,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II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金氏用络活胶囊(水蛭、莱菔子、泽泻、川芎等)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人60例,并与北京降压0号对照,治疗4周后,对治疗前后血压、血管紧张素II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管紧张素II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吕氏等研究认为舒血宁(以当归为主要成分)可使正常血压大鼠的AII浓度下降,也可使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AII和肾素活性下降,说明舒血宁有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肖氏观察了潜阳方(石决明、钩藤、黄芩、桑寄生、葛根、川牛膝)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并与西药卡托普利进行对比,结果提示潜阳方能减轻高血压大鼠的各种症状,对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II有一定作用。袁氏用八物降压冲剂(泽泻、白术、川牛膝、益母草、茵陈、汉防己、前胡)做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立清丸,结果发现八物降压冲剂可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抑制水钠潴留导致的体重增加,对血管紧张素II水平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国外某项研究表明吴茱萸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认为吴茱萸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英国某项研究发现吴茱萸碱衍生物是血管舒张、增加脑血流和子宫收缩的活性成分,吴茱萸喹诺酮生物碱对血管紧张素II受体结合有抑制作用。很多研究表明中药药物疗效可明显影响血浆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但目前各项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II有多种生成途径,医学是不断进步的,加之在临床治疗中,还存在许多用药问题,故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进一步探索。
  五、中药治疗高血压与血浆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前在临床上,很多病例及检验均提示高血压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偏高,且在中药降压治疗后有下降趋势,如吴寿岭等研究发现EH高血压患者组血清CRP浓度高于血压正常组,且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一致。提示血清高敏CRP浓度与高血压病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吴氏研究认为用天麻、半夏、白术、茯苓、陈皮、胆南星、枳壳、炙甘草等化痰安神熄风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能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卫氏在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基础上加用应用氨氯地平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火化痰、平肝健脾益肾之效的自拟降龙汤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作用,并可减轻患者的炎症与代谢紊乱状态。
  优、结语
  高血压病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因病机尚无很明确的定论,只是从各个因素来干预治疗,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已不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也发现高血压病的防治不再是单纯降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都提示我们,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不能仅把降压当作唯一的目标,而应更好地发挥中医学整体治疗,综合调节的特点,准确辨证,在文持合理血压水平的基础上,注意对病人兼见证的治疗,防止和改善该病对心、脑、肾和血管的损害,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出现,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有既能稳定控制血压、改善症状,又能防止靶器官损伤的新药问世,这样既能减轻患者痛苦,也能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郑荣华 .高血压病综述[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112-113
2 吴自强.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机制[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7):391
3 郭玲,王丽华,李霞等.RAS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6,4(6):39-41
4 钱本余.肾素-血管紧张素[J].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1979;1:37
5 周祖玉.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及作用机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22(3):7-10
6 张梁. 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J].右江医学, 2005, 33( 3):305-307
7 殷兆芳,张 阳.高血压内皮功能失调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28(7):281-283
8 徐少勇,龙 辉.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病分类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20(6):635-636
9 葛丽春,尹思源.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7,30(3):244-246
10 任俊卿,郑秀英.运用祖国医学探讨高血压[J].实践医学杂志,1998,11( 4):19
11 李青鸟.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之我见[J].光明中医,2000, 15(86):9-12
12 陈建鸿,杜 建.缓进型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6):54-55
13 钱元良.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分析[J].中医中药,2006, 3(9):127
14 龚一萍.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1-2
15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6
16 龚一萍.肝阳上亢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探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2):1-2
17 艾字,刘芳.治疗高血压病重在辨证论治[J].中国社医医师,2005,7(129):51-52
18 柳海生.浅谈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4) :2076-2079
19 石光清,向谷良,戴中伟等.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含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297-1298
20 陈利昌,易红.首乌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RASS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9):754-755
21 金龙,周文泉.络活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7):610-612
22 吕圭源,李万里,沈康克等.舒血宁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3):37-38
23 肖纯等.潜阳方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的试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2):8-10
24 袁成民.八物降压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及试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3):189-192
25 姜信仁,梅洁译.大韩韩医学会志,1998,19(2):50-58
26 Lee H S .李宗友摘译.Phytother Res,1998,12(3):212-214
27 吴寿岭,高竞生,郝冰等. 血清高能 C 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 12 :917-920
28 吴凯,何泮,廖蔚茜等.化痰安神熄风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8):1350-1351
29 卫智权等. 加用降龙汤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抗炎及降脂作用的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07, 30(6):10-12
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II和C反应蛋白的干预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