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论竹笛吹奏技巧与情感处理的关系 南北派竹笛吹奏技巧与表现

更新时间:2016-9-18:  来源:毕业论文
《姑苏行》创作于1962年,作者是歌舞团一级演员江先谓。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不足30小节。《姑苏行》于1963年首次录制成唱片,突破了之前竹笛曲目的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民间音乐,戏曲音乐也增加了感情色彩的铺垫,最后才表达作品的思想主题,增强了音乐情绪的运用,另外因其旋律优美、抒情、易于人们熟记等特点,从而使《姑苏行》一面视陪大获好评。
    谱例2:
    乐曲一开始是以宁静的散拍引子开始的,给人们留下一个去园林之前的无限的遐想,乐曲在宁静中又具有旋律的流动性和情绪的千变万幻的,使整个引子经过了连续的转折从一开始的宁静到热闹再到宁静的转变。旋律多采用起伏叠转的长音、气息控制快慢有序的短音。仿佛在告诉游客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神秘中格外富有意境的朦胧美,生动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接着引出展开部,轻松自如的行板,符合了游客们进入园林后欣赏园中的风景,完全陶醉于美景之中。此段的行板共分为三小段,第一部分行板重点描写了主题行板。第二部分在音响上明显与第一部分存在差别。此处运用了弱拍节奏开始,生动的描写了园林的精巧,池塘里的荷叶上的水珠在微风的摇曳下左右摇摆,漂亮的蝴蝶在自由地飞来飞去的情景。这些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小事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到第三部分呈示部的力度明显的加强了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也是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总结。这时候可以说达到了第一段行板的高潮。在对最后两小节的处理上采用渐弱处理的手段,为展开部做一个先抑后扬的铺垫。发展部是一个起伏较大的小快板,整段在节奏和旋律上都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作对比的原因:第一,是游人在休息的时候坐在亭子里环望四周的景物发出的感叹之美;第二,是三五个顽皮的小孩在追逐打闹时作者对热闹气氛的描写。在对小快板的反复处理之后,第二次的反复要比第一次的反复更为激烈,从而使全曲情绪达到高潮。在欢快热烈的情景中进行了力度变化,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在长音的后半段上颤音慢慢的减弱,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意犹未尽的想象余地,把游人们埋藏在心里的美好思绪带向广阔的远方去。
    综上所述,《姑苏行》是一首典型的江南风格的竹笛作品,在情感上更是触动人们内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吹奏上“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在旋律的加花音和其有关的吹奏技巧方面、音色的强弱对比等方面都需要吹奏者要有扎实厚的基本功,总之不管吹奏哪种风格特色的竹笛作品都是必须要以深厚的竹笛吹奏技巧为前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浅论竹笛吹奏技巧与情感处理的关系 南北派竹笛吹奏技巧与表现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