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红楼梦刘姥姥形象赏析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1-18:  来源:毕业论文
红楼梦刘姥姥形象赏析 第2页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刻画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一个封建时代社会底层饱经风霜具有贫民智慧的劳动妇女,“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一条副线,在小说中又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有了她,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事件才得以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她是一个“千里之远、芥豆之微”的小人物。说是“千里之远”其实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可以在一天之内往返,不过是住在城郊罢了。这个“千里”不是地理距离,而是身份距离。刘姥姥既不是贾府的亲戚又不是贾府的佣人,她却目睹了大家族的奢华和没落。刘姥姥从社会的一极走到社会的另一极,从农民阶级的环境走到地主阶级的环境。乡野村妇又是如何使小小的庄户人家和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逐渐建立关系的呢?遍览巨著《红楼梦》,写了那么多高高在上、美丽能干的女人和聪明脱俗的贵族小姐,作者唯独赋予这位小配角杰出的外交才能和悲天悯人的品质。金陵十二钗中的王熙凤也与她有着微妙的联系,刘姥姥插诨打科的形象和她在《红楼梦》中的特别地位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用心。
1.不“指天”度日的老妇人
刘姥姥之所以敢于“认亲”贾家是因为他的女婿王狗儿的祖上曾经是一个小小的京官,与贾府王夫人的父亲认识,又因同是姓王,借着“一处做官”的机缘便“连了宗”成了“本家”。 后来王狗儿家不争气,家业萧条,就搬出城住到了乡下。到了年冬岁末,王狗儿家无以为计,顾头顾不得尾,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 在家闲寻气恼。而岳母刘姥姥却说:“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一个农村老太太敢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是有些手段的。狗儿担心人家不理睬的时候,刘姥姥又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那么可以开始行动了,于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开始上演了。
第一次来到荣国府是:“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 一个农妇在侯门外羞窘和自卑,忐忑的心情就表露出来了。她称呼门口的仆人为“太爷”,在封建社会要称县官县令才是县太爷,所以刘姥姥在称呼上就显示出她那种胆战心惊,那种自卑心理,小心谨慎,这种谦卑的语气就是封建社会那种严格的等级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个人心里的表现。像刘姥姥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在荣府的仆人面前,是根本不起眼的,所以都要陪尽小心。
如果说刘姥姥想从王家二小姐建立联系是选准了切入点的话,那么她求周瑞家的引路就是找准了中介。因为当年周瑞买地的时候,曾经请狗儿帮过忙,这里面也有故事,说的很含蓄,而且两家地位相差不远,所以刘姥姥就以她为台阶了,这样才使她后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句“您老是贵人多忘事”立刻抬高了周瑞家的身份。当周瑞家的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她此行的目的就是寻救济来了,可她不那么说,但是“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于是她接着见到了平儿,见到了贾府管事的王熙凤,很是开了眼界。她见到平儿的时候,看到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几乎使她当作“姑奶奶”来拜,而平儿只是荣府里一个有身份的大丫鬟。听了自鸣钟响了几下以后,只见小丫头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和平儿忙起身,急忙走了,一个“乱”,两个“忙”,写出王熙凤的权势和威风,谁都不敢有一点差错。所以这时候王熙凤还没有露面,她手下人马之多,权力之大,威严之重已经充分显示出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刘姥姥进贾府的顺序是从“前门”到“角门”到“后门”,从后门进去以后先到“周瑞家的”。然后在那儿说了会儿话,周瑞家的让她在“道厅”等着,开始接近,最后从道厅进入了“贾琏的院子”,大院子里面有好几个小院子。她见到的人物,首先是各种各样的仆人,周瑞家的,然后是王熙凤贴身丫头平儿,最后见到了王熙凤。也就是说,她越来越接近荣国府的权力中心,实际掌权者,一进荣国府,见到的最重要的人物还是到王熙凤为止了。
刘姥姥身边一直都有个孩子跟着,无论是板儿还是后来领来与巧姐玩耍的青儿。读者很容易忽视这个小配角,因为刘姥姥本身就是个小人物,那板儿就更不惹人注意了,记住的也都看到板儿的害羞和久不见油水的吃相,当然这些都引起大家许多笑声。愉悦了贾府的人,刘姥姥的公关活动才得以进行,这总没有坏处。板儿的行动通常被忽视。
就是这个板儿,减去了刘姥姥多少尴尬。板儿是王狗儿的儿子,就是王夫人的“本家”的后人,就算刘姥姥不受欢迎,出于礼貌也总会有人逗逗孩子。一个土气的农村老太太身边带着个土气的小孩儿,平白的就使人添出些许怜惜,在贾府的人看来就像一幅幽默漫画。他们祖孙的形象与贾府的人相比是那么的不和谐,容易吸引大众的目光,不管是嘲笑还是怜惜,知名度是有了。当凤姐明白来意,施舍给刘姥姥的“借口”就是“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 说是给孩子做衣服,总比说老人家给你们过年要体面的多了。她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的援助,使这个庄户人家度过了难关。于是刘姥姥带着外孙,千恩万谢的走了,首战告捷。
刘姥姥一出场就与众不同,到这里已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更重要的戏份还在后头,刘姥姥即将“大展身手,穿红戴绿,备受瞩目,让读者永远记住了这个老太太”。 
2.畅游大观园 左右逢源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见到的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到王熙凤为止了。那么二进荣国府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有了一进的经验,有了这一层关系以后,二进荣国府写刘姥姥直接见到了王熙凤,而且很快就见到了贾母。因为贾母需要一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而刘姥姥是道谢回礼,欲取先予:

……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份,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早要请姑奶奶的安来看姑娘来的,因为庄稼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富,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菜儿,也算我们的穷心。”平儿忙道:“多谢费心。”

她带了当令的倭瓜并野菜,让吃厌大鱼大肉的人吃个野菜可算是尝鲜。野菜虽然不是贵重的东西,可是它起的作用却不小,由此获得的回报远比第一次丰厚。这一次刘姥姥不再是仰面求人,而是道谢来了,从求施舍到回礼,无疑会给人带来好感,精挑细选的野菜让人感到了老太太朴实的感激之心,所谓的“千里寄鹅毛,礼轻情意重。”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刘姥姥才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因为作为还礼者可以不像一进时那么羞窘,角色角度的转变使她不再拘谨。当周大娘禀报王熙凤刘姥姥想趁天黑之前赶回家去时,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 同是这个二奶奶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无奈施舍,草草打发到如今留宿款待,态度诚恳,虽不排除为讨好王夫人以及美化自身乐善好施的形象,野菜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刘姥姥的这份心情是不能拒绝的,野菜缩短了她与贾府的距离,在大观园里的活动得以游刃有余,一个了不起的老太太很快活跃在大众眼前。                                           
刘姥姥开始显身手了,她最突出的本领就是讲故事,确切说是编故事,审情度势的即兴创作。“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红楼梦刘姥姥形象赏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