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山西煤炭工业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7-22:  来源:毕业论文
3.实施煤矿重组整合,提高产业水平  根据近期省政府关于煤矿重组整合的要求,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个数要由现在的2500处,重组整合后控制在1000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企业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

    2009年和2010年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目标是,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保留矿井为133处,11个市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保留矿井数分别为:太原市50处;大同市71处;阳泉市50处;长治市95处;晋城市118处;朔州市65处;忻州市63处;晋中市110处;吕梁市100处;临汾市127处;运城市18处,各市共计867处。

    以同煤集团、焦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和中煤平朔公司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作为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控股办大矿,建立煤炭旗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省煤运公司、煤炭进出口公司等省属煤炭企业作为主体企业也可以兼并重组整合地方中小煤矿,建立煤源基地。

    地方骨干煤炭企业:现已具备年产300万吨规模的至少要有一个年产120万吨机械化开采矿井的,作为煤矿兼并重组整合主体;其它地方骨干煤炭企业(矿井)作为兼并重组整合主体的,原则上应有一个生产规模在年产90万吨及以上矿井作为支撑。

    对符合以上条件的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要达到国家即将出台的晋陕蒙一类产煤地区开办煤矿企业的准入标准(甲级标准:企业煤炭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1000万吨,所属煤矿至少有一个规模不低于年产180万吨;乙级标准:企业煤炭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所属煤矿至少有一个规模不低于年产120万吨)。否则不予批准。

  4.实施转型调整,加快发展煤基多联产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产业

    山西煤炭工业将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煤电热联营、煤电铝、煤层气、煤化工、煤机械、煤安全、煤环保、煤建材等产业。加快同煤塔山、焦煤古交、潞安屯留、晋煤寺河等14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加快推进48座大型矿井和206个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及整合重组煤矿改造。今明两年全行业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拉动内需、提升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煤炭工业发展后劲。

    对已投产的大型矿井要抓紧达产达效。对国家批准联合试运行的山西平舒温家庄矿、潞安潞宁等11座大型矿井,要抓紧完善生产配套设施,尽快达产达效。

    对在建大型矿井和煤炭循环经济项目,将加大投资力度,早日建成投产。加快汾西新阳、霍州干河、潞安高河等26座在建大型现代化矿井的建设进度,保证今明两年有20座矿井建成投产。加大对新建扩建煤矸石砖厂和电厂、矿井水处理厂、煤层气电厂和综合利用等78项煤炭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力度,力争用2~3年建成投产。

    对近期规划建设的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加快岚县矿区龙泉煤矿、潞安集团李村煤矿等22个大型现代化矿井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今明两年全部开工建设。加快完善近期规划开工的128项煤炭循环经济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三、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  由于山西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和山西煤炭工业雄厚的基础,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一)山西煤炭工业今后五年发展规划

    根据中央对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煤炭工业的工作部署,今后几年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树立“三个理念”,推进“三个发展”,实现“三个转变”,达到“三个跨越提升”。

    一是树立“现代大煤炭产业”的理念,推进转型发展,实现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煤基多联产、延伸转化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转变;二是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发展,实现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型”的行业转变;三是树立构建和谐山西,煤炭为重的理念,推进和谐发展,实现传统矿区向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新矿区转变。

    三个跨越提升是:产业水平跨越提升,到2010年,全省矿井数量控制在1000处,矿井规模达到90万吨/年,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生产;产能形成3个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4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0个1000万吨级以上的地方煤炭企业集团。全省年总产量6亿吨左右。安全保障能力跨越提升,用3-5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重组整合后的矿井,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本质安全型矿井、做到煤矿人员、装备、环境和管理等要素优化配置,职工素质明显提高,人员行为规范,装备系统先进,生产环境可靠,日常管理精细,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并杜绝重特大事故。可持续发展能力跨越提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行业,使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原煤洗选加工率、主要污染源治理达标率、煤层气(瓦斯)抽采和利用量显著提高。

  (二)山西煤炭工业有着光辉的发展前景

    根据有关预测,世界石油仅可使用50年。中国是一个贫油富煤的国家,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到60%以上,而且近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加上煤炭企业是一个资源性企业,随着我国原有老的煤炭生产基地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如:东北、山东、河南经过近百年的开采,所剩资源有限。新疆自治区煤炭资源预测最多,但由于煤炭商品是大宗物资交易,其地处大西北,运输不便、运输费用过高,大规模开采的条件尚不具备。目前国家对煤炭开发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内蒙、陕西,但只有山西煤炭的储量大、煤种全、煤质优,地处全国中部地区,便于煤炭运输。因而,优先开发山西煤炭资源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按目前山西年生产煤炭能力,山西煤炭还可供开采100多年。

    今后五年,山西煤矿采煤机械化要实现百分之百。逐步形成以煤为主,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煤气化、煤变油多业并举的煤炭工业完整体系。

    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要稳定控制在0.5人以下。矿井回采率要达到80%左右。同时,要加大矿区环境治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矿工生活福利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矿区、新山西。

    目前,全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95万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40万人,地方国有煤矿18万人。乡镇煤矿37万人。1949~2008年的59年间,山西共生产煤炭约100亿吨,净外调销售近70亿吨。无论是在支撑国家经济建设,还是为本省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山西煤炭工业还会充分发挥煤炭大省不可替代的优势。

    山西煤炭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山西煤炭工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上一页  [1] [2] 

山西煤炭工业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