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报纸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第3页

更新时间:2016-10-7:  来源:毕业论文
(三)新媒体多样化传播凸显报纸单调乏味
    “报纸媒体以纸质为媒介,传播形式主要以文字为主、配以图片;广播媒体以电波为媒介,传播形式以声音为主;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以电波为媒介,传播形式有声音有图像。新媒体可以把这几大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视听说结合的全方位传播。”[ 吴乐盈.纸质媒介未来生存和发展方向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1)]视听说结合可以真实地还原事件发生现场,增强事件感染力。
    4·20雅安地震中被贵州省追封为“最美巾帼志愿者”的汪策,在4月22日下午前往灾区的途中不幸遇难。在遇难视频播报之前,受众只知道汪策是一位遇难的志愿者,在遇难视频被放在网络上后,现场石块撞击的声音、现场呼救的人群、救护车的鸣笛声、快跑的人群、以及处在半山腰随时会坠落的两个大石块触动人心。随后大众纷纷为汪策举行默哀,省文明办追授汪策为“最美巾帼志愿者”。只此一个视频就可以反映出地震灾区的紧急救援情况。《大河报》记者通过深入灾区搜集材料在4月22日做了一篇长达1750字的报道《救援:一切为时间和资源让路》,报道涉及地震现场、救援状况、地震局后备工作以及地震期间科学指南,播报内容较为全面,但是纯文字的长篇论述在视听说结合的视频冲击下就不具备强烈的说服力。
    (四)新媒体互动性挑战报纸传者本位思想
    报纸媒体尤其是党报的传者本位思想表现最为明显,强调报纸的宣传功能,忽视受众反馈,长此以往,挫伤受众参与的积极性,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加之其匿名性特点,受众不在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更为主动的根据自身需求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由传者本位慢慢向受众本位转移;信息传播着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每一位新媒体的使用者都有发表信息的权利,也都有对信息发表意见的权利,不同意见的网友针对某个新闻信息会形成不同的舆论群体,通过群体互动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
    《大河报》于2012年11月2日报道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峰曾借开发小区之机倒卖308套经适房。《大河报》只是单方面的新闻报道,该信息播报之后并未做相关查处。此事主角正是后来房妹事件的主角——翟振峰。“‘房妹事件’首先由实名认证为‘香港成报河南办事处’的新浪微博曝出,微博一出立即引发网民持续关注,在网友的人肉搜索下查出了该女孩拥有两套户口。郑州市房管局方面欲掩盖事实,称此业主与该房管局领导没有任何亲属关系。该爆料人后又透露,其所举报正是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网民披露,不仅‘房妹’有11套房,‘房妹’的哥哥名下14套房产,‘房妹’母亲拥有4套房,‘房妹’一家共爆出拥房29套。一系列事实呈现在公众面前。郑州市检察院已于2013年1月4日正式决定依法对翟振锋立案查处。”[ 新京报网.郑州调查“房妹11套经适房”.[OL].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报纸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