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异同及意义浅析及异同 第4页

更新时间:2016-9-25:  来源:毕业论文
由E和P的关系有:
              (4)
由(4)式可以看出仅当=0时,此时才能够成立,即自由电子不需要吸收光子就能够越过物体表面势垒而发射电子。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足以说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并不参与光电子发射过程,从而说明了光电子产生是物体中的深层束缚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那么深层束缚电子又是如何产生光电子的呢?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方程为:
                       (5)
由量子理论知,处于量子化状态的电子能量为负值,而处于非量子化状态的电子能量可以是任意正值。有实验证明如果氢原子巴耳末系的限系之外还有一个连续的能带,则这个能带应当是具有正能量的原子所产生的,此时电子离原子核很远,可视为势能为零,动能为,即有电子的总能量为。当这些电子向原子核靠近时它所走的路径为双曲线的一支,如下图所示,我们知道该电子运动的轨道是不闭合的(即非量子化的轨道),那么电子在轨道上任意点

图1  深层束缚电子
所具有的能量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均为正值,并且始终等于电子离原子核很远时的动能,即:
                    (6)
由图可知,如果电子从非量子化的轨道跃迁到量子化的轨道,原子就要释放一个电子,如果电子要从量子化的轨道跃迁到非量子化的轨道则需吸收一个光子,处于量子化轨道上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为,假设电子从量子化的轨道跃迁到非量子化轨道需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为: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
      (7)
该式右边第一项可以为任意正值,第二项为一个谱限系的能量。将(7)式氢原子理论推广到碱金属原子上,另外需将原子核的质量和原子实的极化及轨道贯穿理论考虑在内,这时(7)式转化为:
                 (8)
其中
若再考虑索末菲提出的相对论效应和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相互耦合理论,则有当时,原子在某个限系的总和为:此时(8)式变为:
     (9)
其中。
将(5)与(9)式比较可以看出两式非常相似,故可以用(9)式解释光电效应,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产生光电效应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于量子化轨道上的电子吸收适当能量的电子然后跃迁到非量子化轨道上,即产生了光电子。从上述分析和原子实极化及贯穿理论我们还可以看出越小,越大,越大,轨道偏心率越大,轨道贯穿的越厉害,能级降低的也越多,处于轨道贯穿越厉害, 轨道偏心率越大的量子化轨道的价电子, 进入非量子化状态的轨道就越容易。从图也可看出,在这些轨道贯穿越厉害状态的电子越容易吸收光子产生光电效应, 处于这些量子化状态的电子全部吸收适当光子的能量, 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挣脱金属原子在该状态下的束缚和表面引力所作的功, 也即是逸出功, 余下的一部分则变成电子在非量子化轨道的能量(或释放出电子) 也即是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动能.另外,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一般都处在各个能量最低的状态,处于较高能级的电子就比较少了,因此我们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产生光电效应的电子是那些处在偏心率较大,贯穿的最厉害,较低能级轨道上的电子。
光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那么光电子发射的基本实验规律有哪些?做出如下总结

上一页  [1] [2] [3] [4] 

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异同及意义浅析及异同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